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喻意四首·其四》
《自和喻意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静心常爽,凭高兴愈孤。

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

雨竹双妃泪,霜松四皓须。

犹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焚枯(fén kū)的意思:烧毁干枯的木柴,比喻彻底消灭某种事物。

高兴(gāo xìng)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喜悦的状态。

静心(jìng xīn)的意思:专心、安心、使心平静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霜松(shuāng s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志向高远,品质高尚,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

四皓(sì hào)的意思:指四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洞庭湖(dòng tíng hú)的意思: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这个成语指的是洞庭湖的广阔和壮丽景色,也用来形容事物壮丽、广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云、原火、雨竹、霜松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好静心常爽”,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内心的宁静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清爽。接着,“凭高兴愈孤”一句,似乎在说,当心灵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反而会感到更加孤独,这种孤独感并非消极,而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一种体现。

“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这两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翠绿被遮掩的景象,以及原野上火焰渐渐吞噬枯萎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着生命的循环与消逝的主题。

“雨竹双妃泪,霜松四皓须。”这里将雨中的竹子比作哭泣的女子,霜下的松树则像是白须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凄美与沧桑感。

最后,“犹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不满,渴望更广阔的视野,甚至想要乘舟游历洞庭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日华月华君赠郑冠卿诗·其二

名利教疏便可疏,俗情时态莫踟蹰。

人寰律历千回换,仙洞光阴数息馀。

应信令威曾化鹤,亦知庄叟美游鱼。

不缘过去行方便,那得今来会碧虚。

(0)

偈颂并序·其六十八

阎浮有大宝,见少得人稀。

若人将献我,成佛一饷时。

(0)

偈颂并序·其四十六

志慕空门誓不休,莫将閒事挂心头。

白云便是修行伴,从听时光去不留。

(0)

代迁客吟鹧鸪诗

毛羽锦生光,江南是你乡。

四山声欲合,迁客路犹长。

相应隈丛竹,低飞近夕阳。

就中汨罗岸,非细断人肠。

(0)

题鸣峰岩·其二

烟水苍苍鲤水南,千松万籁障精蓝。

银釭剔起残灯焰,石鼎烹来新茗甘。

罄响僧僮扬梵语,云迷佛阁隐瞿昙。

道人去久知何处,明月年年照石龛。

(0)

辞北堂颂二首·其一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