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焚枯(fén kū)的意思:烧毁干枯的木柴,比喻彻底消灭某种事物。
高兴(gāo xìng)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喜悦的状态。
静心(jìng xīn)的意思:专心、安心、使心平静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霜松(shuāng s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志向高远,品质高尚,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
四皓(sì hào)的意思:指四位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洞庭湖(dòng tíng hú)的意思: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这个成语指的是洞庭湖的广阔和壮丽景色,也用来形容事物壮丽、广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云、原火、雨竹、霜松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好静心常爽”,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内心的宁静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清爽。接着,“凭高兴愈孤”一句,似乎在说,当心灵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反而会感到更加孤独,这种孤独感并非消极,而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一种体现。
“山云长掩翠,原火渐焚枯。”这两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翠绿被遮掩的景象,以及原野上火焰渐渐吞噬枯萎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着生命的循环与消逝的主题。
“雨竹双妃泪,霜松四皓须。”这里将雨中的竹子比作哭泣的女子,霜下的松树则像是白须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凄美与沧桑感。
最后,“犹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不满,渴望更广阔的视野,甚至想要乘舟游历洞庭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