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蛮洞蜑皆心詟,共看威伸讲武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辔(àn pèi)的意思:按住马的辔绳,控制马匹的行动。比喻掌握局势,牢牢控制。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传声(chuán shēng)的意思:传递声音,传播信息,传言流传。
方伯(fāng bó)的意思:方伯是指古代官职中的地方长官,也泛指地方上的官员。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讲武(jiǎng wǔ)的意思:指讲授武术或军事知识,也泛指讲解战争、军事方面的知识。
介胄(jiè zhòu)的意思:指人物形象的外表或形容人的容貌。
襟裾(jīn jū)的意思:指衣服的前襟和下摆,比喻人的品行和行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武台(wǔ tái)的意思:武台指的是武术表演的舞台,也用来比喻展示才华或技艺的场所。
熊虎(xióng hǔ)的意思:形容人勇猛强悍,威武雄壮。
喧轰(xuān hōng)的意思:喧嚣喧闹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军事演习场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军队的雄壮与威严。首句“风动旌旗熊虎开”,以“风”、“旌旗”、“熊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仿佛熊虎在风中展开旗帜,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宏大场面。接着,“喧轰鼓吹隐晴雷”一句,通过“鼓吹”的喧嚣和“晴雷”的隐现,进一步强化了现场的热烈与震撼感。
“襟裾夹道邦人出,介胄填郛方伯来”描绘了民众与官员的参与,他们从道路两旁走出,身着铠甲的将领们则填满了城郭,显示出大规模的参与和组织性。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军事活动的规模,也反映了社会对这种展示力量行为的重视与参与。
“按辔传声真烜赫,铺茵呈舞少徘徊”则描述了演习中的动态场面,士兵们骑马缓行,声音响亮,舞蹈表演有序进行,没有丝毫犹豫或迟疑,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训练有素的状态。这不仅是对士兵技能的展示,也是对军队组织能力的肯定。
最后,“林蛮洞蜑皆心詟,共看威伸讲武台”点明了这场演习的影响力。它不仅震慑了周边的民族,让他们心生畏惧,更展示了国家的强大和军事实力,使得所有观者都能感受到其威力,从而达到了预期的宣传和威慑效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再现了一次盛大军事演习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宋代军队的风貌和国家的强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州杂诗二首·其二
明月翔云汉,何心众忧喜。
管弦醉兰卮,笳斗悲战垒。
盈缺不自期,二陆从所履。
当此清辉溢,流照山川美。
幽槛伫虚白,素心澹于水。
鸿荒非我先,酬酢巢居子。
云胡北林鹊,惊飞未能已。
援瑟扣清角,怅望扶桑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