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
虽云无菜色,犹惧有薪措。
廉知馀积欠,期缓终应赋。
不如一与豁,俾免催呼遽。
安心(ān xīn)的意思:心情平静、放心、不担心。
颁布(bān bù)的意思:公开宣布、公布法令、规章或文件
跸路(bì lù)的意思:
(1).谓古代帝王出行时,禁行人以清道。 三国 魏 曹植 《孟冬篇》:“ 蚩尤 蹕路,风弭雨停。”《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深愿陛下清宫蹕路,思二神为元鉴,不可忽天下之重,轻行斤斧之间。”《痛史》第二四回:“忽然一天传説 元 主回京,蹕路清尘,所有一切闲杂人等,俱要赶絶。”
(2).指帝王车驾行经之路。 唐 宋之问 《松山颂应制》:“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 清 龚自珍 《题虎跑寺》诗:“南山蹕路丙申开,庚子诗碑锁緑苔。”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十回:“北狩经年蹕路长, 鼎湖 弓剑望 滦阳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菜色(cài sè)的意思:指菜肴的味道、色泽和质量。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耕农(gēng nó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勤劳努力的意思。
过切(guò qiè)的意思:过于刻意或过分追求,超过适度
积欠(jī qiàn)的意思:指债务或欠款累积到一定程度,无法偿还。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宽大(kuān dà)的意思:指待人宽容大度,不计较小节,宽容大度的品质。
老幼(lǎo yòu)的意思:指年长和年幼的人,泛指各个年龄层次的人。
秋潦(qiū liáo)的意思:指秋天水流减少,河流变浅的景象。也比喻事物衰败或人世变迁。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体察(tǐ chá)的意思:观察、察觉事物的细微之处,理解他人的心情和需要。
夏谚(xià yàn)的意思:夏天的谚语或俗语
宵旰(xiāo gàn)的意思:形容勤奋努力,不分昼夜地工作。
迎跸(yíng bì)的意思:迎接皇帝出巡或其他重要人物到达的盛大场面。
忧虑(yōu lǜ)的意思:指心中担忧、烦恼的情绪。
有秋(yǒu qiū)的意思:指有收获,有所得到。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免山东被水州县积欠诗以志事》。诗中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在自然灾害后采取措施减轻百姓负担的决心。
首句“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引用了夏朝的谚语,强调了休养生息的重要性,引出对受灾地区的关注。接下来,“此地昨秋潦,宵旰廑忧虑”描述了去年秋天洪水给当地带来的严重灾害,使皇帝日夜担忧。
“春来宽大诏,率已屡颁布”表明春天到来时,皇帝发布了宽大的诏令,多次下达到各地,显示出他解决灾民问题的决心。接着,“经过切体察,老幼迎跸路”描绘了皇帝亲临灾区,深入体察民情,受到老幼百姓的热烈欢迎。
“虽云无菜色,犹惧有薪措”表达了尽管灾民没有出现严重的饥饿现象,但仍然担心他们如何解决柴火等生活必需品的问题。接下来,“廉知馀积欠,期缓终应赋”说明皇帝了解到灾民可能还存在债务问题,并希望这些债务能够得到缓解。
最后,“不如一与豁,俾免催呼遽”表达了皇帝愿意一次性豁免这些债务,避免频繁催收给灾民带来更大的压力。“安心勤耕农,有秋冀可遇”则寄希望于灾民能安心耕作,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仅关注灾民的生存状态,更采取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仁慈之心。
少年纵饮博,落魄废生涯。
阴谋师鬼谷,勇气薄荆轲。
象齿饰雕弧,黄金装莫邪。
较猎平陵下,一发中五筱。
横行都市中,杀人如刈麻。
官司急追捕,埋名鲁朱家。
亲交易名姓,剧孟相经过。
投我千金赠,白刃重摩挲。
驱胡出上谷,转战入交河。
就食大宛城,饮马条支波。
钱刀买首级,摴蒲百万多。
生当甘鼎镬,死即弃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