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杵声(chǔ shēng)的意思:指锤击声或敲击声。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短衣(duǎn yī)的意思:指穿着短衣服,暗指贫穷或不足以应对寒冷的情况。
家养(jiā yǎng)的意思:指在家中养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或动物。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军吏(jūn l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官员和士兵,也泛指军事人员。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试行(shì xíng)的意思:试验性地实施或尝试新的方法、政策或计划。
下土(xià tǔ)的意思:指下葬,埋葬。
执鞭(zhí biān)的意思:执掌权柄,掌管事务。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筑城(zhù chéng)的意思:建造城墙或堡垒,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当门户(dāng mén hù)的意思:指在战争或危机时刻,勇敢的人挺身而出,成为抵挡敌人入侵的门户。
- 注释
- 筑城处:筑造城墙的地方。
杵:木杵,用于夯土。
重重:一层又一层。
锥:测量工具,表示土质坚硬。
军吏:军官。
执鞭:手持鞭子指挥。
深碛:荒漠。
短衣:简陋的衣服。
力尽:力气耗尽。
杵声:木杵敲击的声音。
门户:家庭的守护者。
城下土:指死亡,成为泥土。
- 翻译
- 在筑城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人一起挥动着木杵。
泥土层层夯实,连锥子都难以穿透,军官们挥舞鞭子催促他们加快速度。
他们来时,已在荒漠中度过了一整年,穿着短衣,口渴难耐,没有水源。
尽管精疲力竭,但他们仍不能停止击打木杵,杵声不断,直到人们一个个倒下。
每家每户养育儿子,本是为了守护家园,如今却成了城墙下的尘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筑城现场,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军事施工的紧迫气氛。开篇“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直接投入到忙碌的工地景象,展示了集体劳作的情景,"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则透露出施工过程中的艰难和紧迫感。"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表达了工人们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辛苦,以及生活的艰难。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这两句传递出了一种生存压力和生命危机,不仅是劳作的艰辛,更隐含着如果施工不力、效率低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两句“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男性劳动力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如何转化为国家建设的资源。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鲜明的画面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展现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在国家工程中的角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