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欢心(huā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心情愉快、快乐的状态。
建中(jiàn zhōng)的意思:建立中央,中兴事业。
立极(lì jí)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极限或极点。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事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实际行动中或具体事务中。
述职(shù zhí)的意思: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况,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文德(wé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武功(wǔ gōng)的意思:指武术技艺或武士的功夫水平。
严禋(yán yīn)的意思:非常谨慎,严肃认真
于赫(yú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气概等非常出众或者有盛名。
昭事(zhāo shì)的意思:昭示真相,揭露事实。
中立(zhōng lì)的意思:指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
- 注释
- 于赫:形容威严显赫的样子。
我皇:指皇帝,此处特指某朝代的君主。
建中立极:建立中正的极致,指治理国家达到理想状态。
动以武功:通过武力手段解决问题或扩张。
静以文德:在和平时期用文化和德政治理国家。
昭事:光明正大地侍奉。
上帝:天帝,古代常指主宰宇宙的最高神灵。
欢心万国:使各国人民都感到高兴满意。
大报严禋:举行盛大而庄严的祭祀仪式以表敬意。
四海述职:四方海域之内(泛指全国)的诸侯向皇帝汇报工作或进贡。
- 翻译
- 我皇威严显赫,确立中正极致的统治,行动时依靠武力征服,平定时则推行文化德政。
光明正大地侍奉上天,使万国欢欣,举行隆重的祭祀回报神明,四海之内的诸侯都来朝述职。
- 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帝王功德与祭祀活动的古诗,语言宏大、气势磅磅,充分展现了古人对于君主及国家盛世的崇高敬意。
“于赫我皇,建中立极”表达的是对帝王至高无上的尊崇之情,以及中央权威的巩固建立。"动以武功,静以文德"则描绘了帝王在军事上所展现的英勇力量与在文化教育上所体现的宽厚德行,这两句勾勒出了理想君主的双重品质。
“昭事上帝,欢心万国”一句,说明帝王不仅要向天地祭祀以彰显其神圣使命,还须令万邦之民皆得其乐,以此维系天人和谐的社会秩序。"大报严禋,四海述职"则进一步强调帝王对上天的重大回报,以及其治理国家、管理百官的责任,这些都是古代中国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重要体现。
整首诗通过这些表述,不仅是对帝王个人德行与功业的颂扬,也是对整个帝国运作机制和宗教礼仪制度的一种肯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寓意,至今仍让人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对于国家、君主及宇宙秩序的深刻认识与崇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薛九公期请赋山水字诗
薛君堂悬山水字,请我试作山水诗。
呼童磨墨慰君意,强作安得有好辞。
昔年曾是杜陵客,东城水上横此碑。
字方数尺形势健,岂似取次笔画为。
东城父老语于我,推本创自开元时。
不知当时何所用,费功镵刻为瑰奇。
我去长安十载后,此石谁辇来京师。
苑中构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时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赋或气萎。
日斜鸣跸不可驻,未就引去如鞭笞。
脱我幸得预此列,玉阶立写从然萁。
今虽下笔不称意,已书满幅令君嗤。
韩子华内翰见过
但见公轩过,未见我马去。
我懒宜我嫌,公曾不我恶。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
遥听高车声,驺导门前驻。
仆夫惊入扉,遽曰能来顾。
度量何其宏,始终不改遇。
索以新诗章,遍览日欲暮。
诚惭兜离音,唐突韶与濩。
明朝当负荆,人莫讥贵附。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