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
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
擘画(bò huà)的意思:形容事先详细地计划或构思。
补足(bǔ zú)的意思:弥补不足,填补空缺。
春膏(chūn gāo)的意思:指春天的阳光和雨水,有助于万物生长的养分。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方伯(fāng bó)的意思:方伯是指古代官职中的地方长官,也泛指地方上的官员。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合宜(hé yí)的意思:适当;适合;合适
皇州(huáng zhōu)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之地,比喻权力高度集中、统治严密的地方。
居奇(jū qí)的意思:指居住在奇异或特殊的地方,也泛指居住在荒僻或偏远的地方。
借资(jiè zī)的意思: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近况(jìn kuàng)的意思:
[释义]
(名)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
[构成]
偏正式:近(况
[例句]
他的近况很不好。(作主语)
可待(kě dài)的意思:可以等待或可靠的人或事物。
麦收(mài shōu)的意思:指麦子成熟并收割的季节,也比喻事物达到成熟或取得成功的时候。
时难(shí nán)的意思:时代艰难困苦。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悬望(xuán wàng)的意思:远望,向远处张望,心中充满期盼。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预防(yù fáng)的意思:在安定的环境中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危险。
云霓(yún ní)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
早时(zǎo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候或以前的某个时期。
置怀(zhì huái)的意思:将心思放在某个特定的事情上
中风(zhòng fēng)的意思:指中风病,也用来形容突然遭受打击或意外的困扰。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河南收麦志慰》。诗中描绘了对河南地区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民生计的关怀。
首句“天中风土暖,麦收常早时”点明了河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温暖的气候使得小麦能够较早成熟收获。接下来“春膏向沾,近况曾未知”表达了对春季雨水的期待,希望雨水能适时滋润土地,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忽接方伯奏,大慰悬望思”写出了听到河南小麦丰收的消息后,内心的激动与欣慰。方伯是地方官员,此处指代的是地方行政长官,他们的报告带来了丰收的好消息,让人心中悬着的忧虑得以缓解。
“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预示了夏天的雨水充足,为秋季的丰收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表达了对可能因价格低廉影响农民收入的担忧,并提出通过增加粮食储备来帮助农民度过难关的想法。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说明政府采取措施,通过购买粮食来稳定市场,防止价格波动过大。最后“居奇更预防,擘画皆合宜”强调了在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时,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措施得当。
“皇州春如豫,迩来望云霓”将京城比作春天的豫地,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向往。然而,“数日虽可待,一时难置怀”也反映了丰收的喜悦需要时间来实现,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放下心中的忧虑。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即使在忧愁中也能找到安慰,远处的忧虑可以暂时被近处的喜悦所取代。整首诗体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民生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