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僧 南 游 宋 /魏 了 翁 吾 少 不 学 佛 ,吾 道 闻 之 尝 。虚 灵 一 寸 心 ,无 贤 愚 圣 狂 。人 惟 不 自 信 ,渺 渺 歧 上 羊 。师 今 紧 寻 觅 ,看 是 真 有 亡 。如 行 人 贪 程 ,如 久 客 念 乡 。一 朝 眼 发 明 ,家 山 俨 成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发明(fā míng)的意思:指创造出新的东西或方法。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久客(jiǔ kè)的意思:指长时间居住在外地的客人或长期留在某个地方的人。
客念(kè niàn)的意思: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念念不忘。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贪程(t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贪图短暂的权势或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寻觅(xún mì)的意思:寻找;寻求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有亡(yǒu wáng)的意思:拥有和失去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一寸心(yī cùn xīn)的意思:指心地狭小,没有同情心或慈悲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赠僧南游》。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和人生道路的理解。首句“吾少不学佛,吾道闻之尝”表明诗人年轻时并未深入研究佛教,但对其有所了解。接着,“虚灵一寸心,无贤愚圣狂”强调内心的纯净与平等,不论身份高低,人心皆应保持虚静与灵动。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们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迷失方向,就像迷失在歧路上的羊。“师今紧寻觅,看是真有亡”暗示僧人正在寻找真理,探寻是否存在真正的解脱之道。接下来的比喻生动形象,“如行人贪程,如久客念乡”,描绘出人们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一朝眼发明,家山俨成行”寓意一旦看清了内心的道路,原本模糊的目标就会清晰可见,如同家乡的山峦在眼前排列成行。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感悟和个人修行的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小李将军尺幅山水
蓄画胜买山,烟云在舒挂。
空斋布岩壑,万象明晨夜。
唐贤留绢素,缣腐神未谢。
宝之自先世,什袭璧等价。
久废登临屐,未命禽生驾。
身坐画图傍,深羡云林下。
及我滞名山,翻忆空斋画。
楼台异烟旭,远景入茆舍。
居然尺幅中,百里见浐灞。
卧游历年岁,披对忘炎夏。
流离携避兵,倏已随物化。
馀生既多幸,念此不能罢。
檐楹绕幽梦,缣粉粘虚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