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征八咏·其六傍晚登西城楼感述》
《南征八咏·其六傍晚登西城楼感述》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极目烽烟接远苍,哀声处断人肠。

云含杀气迷征旆,沙逐腥风战场

四野荒庄同陆氏,满城废屋类昆阳。

抚民但愿来阳寇,恤典顿邀降建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声(āi shēng)的意思:指悲伤或悲痛的声音。

处断(chǔ duàn)的意思:指处理问题或纠纷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抚民(fǔ mín)的意思:关心、照顾人民,使人民感到安慰和满意。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

腥风(xīng fēng)的意思:指战争、动乱时期的血腥氛围。

恤典(xù diǎn)的意思:恤典指的是关心、尊重和保护典籍,尤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野荒(yě hu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丛生,荒凉无人的状态。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征旆(zhēng pèi)的意思:指军队行进时所用的旗帜和旗杆。

鉴赏

此诗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烽烟、哀声、杀气、腥风、荒庄、废屋等意象,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诗人站在西城楼上,目睹了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心中充满了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抚民但愿来阳寇,恤典顿邀降建章"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以仁政安抚百姓,避免战争,体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整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成功地将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光辉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旅中

梧叶响荒塘,秋宵不耐长。

猿啼千嶂外,人在一灯旁。

雁影溪桥月,钟声野寺霜。

明朝又何处,烟水正茫茫。

(0)

康素居士邵君挽诗·其一

当代求遗逸,斯人尚典刑。

云愁富春渚,月掩少微星。

易箦无多语,空籯但一经。

遗休宜有后,兰玉满阶庭。

(0)

上严廉访十首·其三

四海文公书,行世日杲杲。

晚年制作心,三礼重探讨。

质文贵时宜,消长关世道。

烱然百圣心,来哲当有考。

(0)

山居三首·其二

暖地池塘早绿,春和笋蕨先肥。

惯作田家活计,懒随廛市关机。

(0)

将归新城乡舍邀赋诗赠行

请君吟诗送我归,我归虽作半月期。

马头黄埃且百里,村店白酒占双旗。

只今柳丝东城路,万缕方作青青垂。

归来应未及飞絮,自取春色开修眉。

(0)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其一

子职勤劳众莫攀,巴丘高节世尤难。

一官未抵琴书乐,三釜何如菽水欢。

傥有轩裳存妙句,平居丰俭只儒酸。

音容渺邈今何在,云黯江南万木寒。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