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而然,不默则病。必尔之归,渊默生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发光(fā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闪耀,也比喻才华出众或事物显著突出。
何已(hé yǐ)的意思: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表示事已至此,无法挽回。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灵鉴(líng jiàn)的意思:灵鉴意为灵巧的判断力和聪明的见解,也可以指明智、聪明。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心精(xīn jīng)的意思:指心思精细、思虑周密。
应现(yìng xiàn)的意思:指事物按照规律或预测所发生的现象。
渊默(yuān mò)的意思:指深沉内敛,不轻易外露的性格特点。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左右逢原(zuǒ yòu féng yu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左右逢源,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 鉴赏
这首诗《止堂铭》由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通过其深邃的禅理与哲思,展现了对“止”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首句“旨哉斯堂,全观全止”开篇点题,赞美了止堂的庄严与全然的观照。接着,“是止亦止,应现何已”表达了一种内在的静止状态,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进一步,“法尔而然,不默则病”指出真正的静止并非逃避现实,而是顺应自然法则,保持内心的清明,避免陷入无谓的沉默或消极。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强调了静止的最终目的——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定力。接下来,“妙定圆极,心精发光”描绘了在静止中达到的高深境界,心灵如同明灯般照亮四周。最后,“不出户牖,灵鉴十方”说明了这种静止并非局限于一隅,而是能洞察万物,如同灵光普照四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表达了超越了动与静的二元对立,真正的存在是在静止之中。最后,“居之而安,左右逢原”总结了在静止中找到内心的安定与平衡,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从容应对。
整首诗以“止”为核心,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内心静止与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内在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金陵杂兴诗后
六朝留寄多多恨,一士来歌百百诗。
驱使春风游笔下,个中情景个中知。
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五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鸿豫。
哀哉丧乱世,枭鸾各腾翥。
逝者知几人,文举独不去。
天方斲汉室,岂计一郗虑。
昆虫正相齧,乃比蔺相如。
我知公所坐,大名难久住。
细德方险微,岂有容公处。
既往不可悔,庶为来者惧。
复次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弟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
端能望此府,坐啸获两君。
逝将江湖去,浮我五石樽。
眷焉复少留,尚为世所醺。
或劝莫作诗,儿辈工织纹。
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
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
是家有甘井,汲多终不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