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丹 崖 翁 宅 唐 /元 结 扁 舟 欲 到 泷 口 湍 ,春 水 湍 泷 上 水 难 。投 竿 来 泊 丹 崖 下 ,得 与 崖 翁 尽 一 欢 。丹 崖 之 亭 当 石 颠 ,破 竹 半 山 引 寒 泉 。泉 流 掩 映 在 木 杪 。有 若 白 鸟 飞 林 间 。往 往 随 风 作 雾 雨 ,湿 人 巾 履 满 庭 前 。丹 崖 翁 ,爱 丹 崖 ,弃 官 几 年 崖 下 家 。儿 孙 棹 船 抱 酒 瓮 ,醉 里 长 歌 挥 钓 车 。吾 将 求 退 与 翁 游 ,学 翁 歌 醉 在 鱼 舟 。官 吏 随 人 往 未 得 ,却 望 丹 崖 惭 复 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钓车(diào chē)的意思:以小利诱使他人陷入困境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官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员和公务员。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酒瓮(jiǔ wèng)的意思:指一个人喝酒喝得很多,像酒瓮一样无底。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木杪(mù miǎo)的意思:木杪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树木的顶端或山林的深处。在引申意义上,木杪也表示事物或人物的最高点或最深处。
弃官(qì guān)的意思:放弃官职,辞去官职
求退(qiú tuì)的意思:请求退避、退缩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上水(shàng shuǐ)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情处在危险、困难的境地,随时可能遭受失败或挫折。
湿人(sh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无能、无力或被动的状态。
水难(shuǐ nán)的意思:指船只在水中遭遇灾难,也泛指水灾。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亭当(tíng dāng)的意思:亭子上的当。比喻摆设、陈列东西的位置得当、合适。
投竿(tóu gān)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追求。
湍泷(tuān l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下家(xià jiā)的意思:指接替前任或取代前任的人或事物。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有若(yǒu ruò)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相似的特点或状态。
鱼舟(yú zhōu)的意思:鱼舟意为鱼和舟,比喻人们在水上行船捕鱼,也比喻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棹船(zhào chuán)的意思:指以划桨为动力的船只,比喻合作共同努力。
- 注释
- 扁舟:小船。
泷口:水流湍急的河口。
春水:春季上涨的河水。
湍泷:水流湍急的样子。
上水:逆流而上。
投竿:放下钓鱼竿,指停泊休息。
丹崖:红色的悬崖。
崖翁:住在悬崖边的老翁。
丹崖之亭:建在红崖上的亭子。
石颠:石头的顶端,这里指山顶。
破竹:劈开的竹子,此处指竹管。
寒泉:清冷的泉水。
泉流:流动的泉水。
木杪:树梢。
白鸟:白色的鸟,这里形容泉水的动态美。
雾雨:细雨蒙蒙如雾。
巾履:头巾和鞋子,泛指衣物。
弃官:辞去官职。
崖下家:在悬崖下安家。
棹船:划船。
酒瓮:装酒的大坛子。
钓车:钓鱼的工具,这里比喻为生活的乐趣。
求退:寻求退隐。
鱼舟:捕鱼的小船,代指渔隐生活。
官吏:官员们。
随人往:跟随自己一同前往。
却望:回头望。
惭复羞:既惭愧又羞耻。
- 翻译
- 小船想要驶达湍急的泷口,春天涨水时上行实在艰难。
放下渔竿停泊在红崖之下,有幸和崖边老翁共享欢乐时光。
红崖上的亭子矗立于石峰之巅,破开的竹管从半山引来清冽的寒泉。
泉水在树梢间流淌,隐约可见,宛如白鸟在林中飞翔。
常常随风化作蒙蒙细雨,湿润了人的衣帽,洒满整个庭院。
红崖老翁热爱红崖,几年前辞官在此安家。
儿孙划船携酒而来,醉意中高歌,手挥钓竿如同驾驭车辆。
我渴望退休后与老翁为伴,学习他歌中醉意,享受渔舟之乐。
想让官吏随我同往却未能如愿,回望红崖,心中满是惭愧与羞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隐士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清净生活的热爱。
开篇“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日江水泛滥、舟行艰难的画面,设置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投竿来泊丹崖下,得与崖翁尽一欢”则交代了诗人到达隐士所居之地,与其共度欢乐时光。
“丹崖之亭当石颠,破竹半山引寒泉”描绘了丹崖翁的居所,其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相融。而“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鸟飞林间”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泉水流过树梢之间,如同白鸟穿梭于林间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的“往往随风作雾雨,湿人巾履满庭前”表达了隐士所居之地常伴有细雨湿润,庭院中充满了雨水。紧接着,“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则揭示了隐士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情感和他放弃世俗职位、选择在此定居的决心。
“儿孙棹船抱酒瓮,醉里长歌挥钓车”描绘了隐士家庭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以及他们对酒宴欢乐的享受。末尾,“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鱼舟”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想要退出尘世,与丹崖翁一同游历山水,学习隐士那种自由自在、醉心于自然之中的生活态度。
最后,“官吏随人往未得,卻望丹崖惭复羞”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自责与羞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