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小白梅逾耿”,以“小白梅”象征着初春的清新与生机,而“逾耿”则暗示着梅花在微光中显得更加明亮,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深青竹更研”,将视线转向远处的竹林,深绿色的竹子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深邃,仿佛是大自然的墨迹,渲染出一片宁静而深远的景象。
“凭栏未忍下”,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他倚靠在栏杆上,不愿离去,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里的“未忍下”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期待,或许是对月圆之夜的憧憬,或者是对某种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为待月华圆”,点明了诗人的等待对象——月圆。在古代文化中,月亮常被赋予团圆、和谐的意义,因此“月华圆”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完美,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谐、圆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其内心对于和谐、圆满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与王瞻叔韩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彦才六人皆同庚也一登政路五上禁涂其四久已物故所存者独知默与予耳今日得报知默又已云亡念年齿至此予亦岂久于世者乎怅然有感于怀因成数语以自解
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
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
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
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
嗟予独何人,偶尔未见鬼。
自度如许衰,宁久红尘里。
念此梦幻身,谁能保终始。
失者虽或非,得亦未为是。
死者固可悲,生亦不足喜。
幸然已挂冠,万事不到耳。
何妨日凭栏,乐此佳山水。
仍更日开尊,赏此新桃李。
时时命歌童,唱个陶真理。
倘或未溘然,亦足娱暮齿。
《予与王瞻叔韩通一林梅卿余知默徐彦才六人皆同庚也一登政路五上禁涂其四久已物故所存者独知默与予耳今日得报知默又已云亡念年齿至此予亦岂久于世者乎怅然有感于怀因成数语以自解》【宋·吴芾】同庚非不多,达者能有几。七十二年间,六人而已矣。其四迹已陈,止予二人尔。今朝闻讣音,其一又不起。嗟予独何人,偶尔未见鬼。自度如许衰,宁久红尘里。念此梦幻身,谁能保终始。失者虽或非,得亦未为是。死者固可悲,生亦不足喜。幸然已挂冠,万事不到耳。何妨日凭栏,乐此佳山水。仍更日开尊,赏此新桃李。时时命歌童,唱个陶真理。倘或未溘然,亦足娱暮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567c68b1ab6788568.html
霜花腴.无射商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