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昨日烈日似要熔化黄金
连日阴雨秋来反而嫌多
- 注释
- 骄阳:强烈的阳光。
拟镕金:仿佛要使金子融化。
积雨:连绵的雨水。
逢秋:遇到秋天。
却厌淫:却感到厌烦过多。
乘除:指命运的起伏变化。
无德怨:没有做错事而招致怨恨。
枉劳:徒然劳累。
嗔:责怪或怨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偶成(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骄阳前日拟镕金”,这里的“骄阳”指的是炎热的太阳,“镕金”则是熔化金属的比喻,用以形容夏日烈日如同要将大地融化一样,表现了诗人对酷暑的感受。
“积雨逢秋却厌淫”,这句中“积雨”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雨水,“逢秋”则是到了秋天,而“厌淫”意味着嫌恶过度,形容诗人对连绵秋雨的不满和厌倦。
“本自乘除无德怨”,这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然现象并非出于人的德行好坏,“乘除”意指顺应或避免,而“无德怨”则意味着没有道德上的怨恨,即不将自然灾害归咎于人。
最后一句“枉劳嗔旱复嗔霖”,诗人表达了对于无休止的干旱和连绵雨水的烦恼。这里“枉”字意味着无谓或徒劳,“嗔旱”是对干旱的怨愤,而“嗔霖”则是对过多雨水的不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在这种变化面前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游午桥庄
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鸟哢林中出,泉声冰下流。
攀条惊雪尽,翻袂爱风柔。
好驻城南马,春桑遍陌头。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送学士三丈
供帐洛城边,征辕去莫攀。
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
再和圣愈见答
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
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
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
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
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
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
怜我区区欲强学,破◇曾不离污泥。
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
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
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鸾凰栖。
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强齐。
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
儿啼妻噤午未饭,得米宁择秕与稊。
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莹滑如玻璃。
追惟平昔念少壮,零落生死嗟分睽。
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
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
名声不朽岂易得,仕宦得路终当跻。
年来无物不可爱,花发有酒谁同携。
问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忧民◇。
《再和圣愈见答》【宋·欧阳修】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怜我区区欲强学,破◇曾不离污泥。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鸾凰栖。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强齐。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儿啼妻噤午未饭,得米宁择秕与稊。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莹滑如玻璃。追惟平昔念少壮,零落生死嗟分睽。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名声不朽岂易得,仕宦得路终当跻。年来无物不可爱,花发有酒谁同携。问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忧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167c68f4d5c620437.html
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