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其四》
《再和·其四》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埋玉腰间觅性宗儒冠谋道有谁同。

笔尖冻折新诗就,但可徒收翰墨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尖(bǐ jiān)的意思:指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中笔尖的作用,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技艺的高低。

但可(dàn kě)的意思:指虽然有一定的限制或条件,但还是可以做到或实现。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埋玉(mái yù)的意思:指隐藏或埋没了宝贵的才能、财富或机会。

谋道(móu dào)的意思:指谋求权势、地位、财富等目的。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性宗(xìng zō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品质或行为具有某种特定的性质或倾向。

玉腰(yù yāo)的意思:形容女子腰肢修长、柔美。

翻译
在腰间藏匿着如玉的才华寻找精神归宿
身为儒生,寻求真理的道路又有谁能与我同行
注释
埋玉:比喻才华出众。
腰间:身体部位,这里指内心深处。
觅性宗:寻找精神寄托或人生目标。
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帽子,象征儒生身份。
谋道:寻求真理或道义。
谁同:有谁能够同行。
笔尖:指写作工具。
冻折:形容因寒冷而难以书写。
新诗就:刚刚写成的新诗。
徒收:仅仅得到。
翰墨功:书法和文学方面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再和·其四》。诗中,诗人以“埋玉腰间觅性宗”起句,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于追求真理、寻找内心归宿的决心,将知识和智慧比作“玉”,藏于腰间,寓意深沉而执着。接下来,“儒冠谋道有谁同”一句,揭示了诗人孤独求索的境况,感叹在寻求儒家之道的道路上,能有共鸣者寥寥。

“笔尖冻折新诗就”描绘了诗人寒夜苦吟的情景,即使天气严寒,冻得笔尖都可能折断,他依然坚持创作,足见其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坚守。最后,“但可徒收翰墨功”表达了诗人明白,尽管付出艰辛,可能只是收获了文字技艺,而非直接的现实功利,但他甘愿如此,只为精神上的满足和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胡寅在学术探索中的坚韧与孤独,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和蒲安行诚之秘丞游乌奴寺

共随春色探幽奇,春到山中未几时。

啸傲烟霞凌绝顶,毫芒人物乱交逵。

已登高阁临清旷,更羡轻舟泛渺瀰。

落笔停杯遂陈迹,莫辞钟鼓下山迟。

(0)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其七涵碧亭

日影摇吟笔,烟光落酒杯。

犹嫌池外俗,移入镜中来。

(0)

和蒲安行题鲜于秀才

群峰屋背猿乌啼,二江门前鸥鹭飞。

雅闻君居颇奇绝,长恨不到心依依。

仙翁落拓少拘检,解舞石上凌秋辉。

整冠投袂或云起,尘土一踏何时归。

(0)

和程之才正辅感遇

天理贵自然,枉直各有病。

人情随所得,是非本无定。

此身寄轩冕,心与万物竞。

低回就衔策,跳踼落机阱。

巧求固为累,矫枉亦过正。

持之有原本,出处一以静。

所守以吾道,所安以吾命。

不骤穷马力,不决暴虎性。

富贵偶而已,勿使忧喜并。

感遇难我知,无言为心听。

(0)

吴大夫挽词二首·其二

邂逅淮东别,逡巡二纪馀。

岂期还故里,止得望灵舆。

直道钦遗誉,高门仰旧居。

鄙情凭薤唱,聊以解欷歔。

(0)

和舒信道二首·其二

谪仙居处枕湖边,手种垂杨已系船。

勿谓门庭岑寂久,天将巨用理当然。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