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端由(duān y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因或根源。
赓载(gēng zǎi)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论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何自(hé zì)的意思:自己如何,自身如何
艰深(jiān shē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困难,不容易理解或掌握。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康哉(kāng zāi)的意思:形容安康、健康、安乐。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情性(qíng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情感和性格。
雅正(yǎ zhèng)的意思:指言谈举止文雅端正,为人正直诚实。
虞廷(yú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正方(zhèng fā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正派。形容人品高尚,言行端正。
- 鉴赏
此诗《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三十一)诗》出自清代诗人弘历之手。弘历,即乾隆皇帝,对古诗词颇有造诣,此诗亦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句“借问诗何自”,以设问开篇,引出对诗歌来源的思考,暗示诗歌源于情感与性灵。接下来,“端由情性来”一句直接点明了诗歌创作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情感与性情,强调了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核心地位。
“递看六朝变,谁障百川回。”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流水,表达了对历史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诗歌传承与变革的思考。六朝的更替象征着时代的变迁,而“谁障百川回”则表达了对阻碍诗歌发展力量的反思,寓意着对诗歌生命力的肯定。
“雅正方堪则,艰深岂是才。”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诗歌的风格与难度。前句“雅正方堪则”强调了诗歌应追求高雅、正直的品质,后句“艰深岂是才”则否定了过于艰涩复杂的风格,认为真正的才华不应体现在形式上的复杂上,而应体现在内容的深刻与表达的自然上。
最后,“虞廷缅赓载,庶事咏康哉。”这两句引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诗歌能承载历史、反映社会生活的期待,以及通过诗歌歌颂和谐社会的愿望。其中,“虞廷”指的是古代帝王虞舜的宫廷,这里借指古代的盛世;“缅”表示久远,这里意指古代诗歌的悠久传统;“赓载”意味着连续不断,这里指诗歌的传承;“庶事”泛指各种事物,这里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咏康哉”则是歌颂和平、繁荣的意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弘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景。通过对比、引用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诗歌本质、发展历程及社会功能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