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芎失早办,火酝且宵杯。
两股粗如斗,扶筇接往来。
这首诗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首句“一雨从端午”,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时分,一场绵绵细雨降临,为整个场景铺垫了湿润的基调。接着,“羲衙故不开”一句,可能暗喻官府因雨而关闭,或是诗人借以表达内心的某种隐秘情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闾阎讹黑,衫袜烂红苔”两句,通过对比色彩的鲜明变化,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闾阎,指民间住宅,这里用来形容普通人家;“讹黑”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水侵蚀后,原本明亮的事物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些许阴暗。而“衫袜烂红苔”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浸润,衣物和地面都因雨水而显得湿润,甚至有些许红色的苔藓在其中显现,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曲芎失早办,火酝且宵杯”两句,转而描写人们的生活状态。曲芎,可能是指弯曲的小径或小路,暗示着雨天出行的不便;“失早办”则表达了因雨而打乱了原有的计划或安排。而“火酝且宵杯”则是诗人通过饮酒来消遣时光,以酒暖身,也反映了在雨天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态。
最后,“两股粗如斗,扶筇接往来”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雨后泥泞的道路,两腿仿佛粗壮如斗,行走其间需要借助筇杖(一种竹制手杖)来辅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雨后环境的恶劣,也间接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雨季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满目繁春事,题诗寄所思。
轻寒欺酒力,宿雨褪花姿。
经世知无术,追欢要及时。
郊原剩晴景,莫负去年期。
冥逐归云入远山,九峰环立似人间。
摩挲石刻元和体,矍铄僧谭宣政间。
往古来今浑昨梦,只鸡斗酒强开颜。
明朝酌取龙湫水,直上层霄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