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岩洞古,平临阛阓中。
遥峰晴吐雾,阴磴静含风。
这首诗描绘了风洞这一自然奇观,巧妙地将宗教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首句“宁知岩洞古”,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古老岩洞的发现,暗示其历史的悠久和神秘。接着,“平临阛阓中”则揭示了这个岩洞的地理位置,它并不远离尘世,而是位于繁华市井之中,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既远离世俗又不失人间烟火的画面。
“梵阁开丹鹫,仙梯蹑彩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风洞的神圣与超凡脱俗。梵阁象征着佛教的圣洁之地,丹鹫则是佛教中的吉祥鸟,而仙梯和彩虹则分别代表通往仙境的道路和自然界的神奇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充满幻想的氛围。
“遥峰晴吐雾,阴磴静含风”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洞周围的自然景观。晴朗之日,远处的山峰似乎在吐纳云雾,而阴暗的石阶则在静谧中蕴含着微风,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风洞内部可能隐藏着更多未被发现的秘密。
最后,“安能赋招隐,来扳幽桂丛”表达了诗人对风洞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诗人似乎在说,面对如此美妙的自然与宗教融合之地,他想要隐居其中,但又深知现实的束缚,只能以欣赏者的身份前来,攀折那幽深桂丛的一角,表达对这片净土的深深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洞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宗教圣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通物乐自任,济时常后安。
戢翼思迅风,腾鳞慕惊澜。
天书进廉良,大罟纲目宽。
顷来中林士,继踵青云端。
王侯经纬气,锦绣罗肺肝。
念当五鼎食,肯甘一瓢箪。
著书成揣摩,脱剑横镆干。
孟明已焚舟,廉颇方据鞍。
闭门谢尘轨,釜鱼朝未餐。
竟完稽古力,已使同学叹。
凤池响鸣佩,芸阁峨高冠。
忘年义已深,踵门情更欢。
纵谈剧流輠,处画逾转丸。
广廷来风清,落日微雨残。
凉泉为濯溉,佳树聊盘桓。
长歌斓篇轴,大盟粲珠盘。
宁为端木子,矜此道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