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乡情(xiāng qíng)的意思:乡情指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在望(zài wàng)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到来或即将实现。
正清(zhèng qīng)的意思:清正廉明,公正无私。
雉媒(zhì méi)的意思:指人们交往、联络的中间人或媒介。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注释
- 泖:古代湖泊名,在今上海地区。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春分后十五日,通常有扫墓、踏青等活动。
雉媒:古代用于招引野鸡的器具或装置。
鹤唳:鹤的叫声,常用来象征高洁或思乡之情。
吴城:指古代吴国的城池,这里可能指附近的城市或地区。
- 翻译
- 正值清明时节,涉泖湖水格外清澈平静。
古代招引野鸡的设施已成遗迹,鹤鸣声却唤起我对家乡的情感。
每家每户门前都插着杨柳,处处盛开的桃花如诗如画。
近处的青山清晰可见,仿佛就在眼前,吴城近在咫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日江南水乡图。开篇“涉泖正清明,淀湖波更平”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通过对水面清澈和湖波宁静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两句,则通过鸟鸣声传递了时间的悠久和空间的广阔,引发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乡愁。雉(一种野鸡)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孤独或哀伤,而鹤则象征着高洁与长寿,这里通过它们的鸣叫,增添了一层历史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两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杨柳成荫,桃花烂漫,展示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两句,则将视线拉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眺望以及对城市的期待。这里的“咫尺”一词,更增添了一种亲切与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色和乡愁的深情,以及对于生活和故土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和陶韵·其一
纷纷流俗间,哀此万众生。
陶翁盖达士,酷爱重九名。
行行步东皋,见菊眼为明。
色香不改旧,想像闻其声。
欢言各携袂,耄齿逮弱龄。
属予刚制酒,空杯与谁倾。
凛然北窗下,清癯落骄荣。
云团煮风叶,竞用招我情。
醒醉未必尔,昭氏何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