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调气(tiáo qì)的意思:调节情绪,平复心情。
翻书(fān shū)的意思: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或寻找答案。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呼吸(hū xī)的意思:指呼吸的动作,也比喻事物的存在、生命力。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据案(jù àn)的意思:根据案件的情况,做出判断或推测。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南郭(nán guō)的意思:指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警示人们珍惜时间,珍惜机会。
毗耶(pí yē)的意思:相似、相近
窍凿(qiào záo)的意思:指言辞巧妙,有深意。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受尘(shòu chén)的意思:指人受到外界的诋毁、攻击或诽谤。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无伤(wú shāng)的意思:没有伤害,没有损害
息虑(xī lǜ)的意思:停止忧虑,放下心中的烦恼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拥衾(yōng qīn)的意思:指夫妻或恋人依偎在一起,共同温暖睡眠的情景。
南郭子綦(nán guō zǐ qí)的意思:指一个人不务正业,只顾玩乐,不思进取。
- 翻译
- 书房清静不染尘,稀疏竹帘掩深门。
裹着被子调整气息,读书写字都需费神。
南郭子綦初尝失我境,毗耶摩诘已无需言传。
彻底放下忧虑,又何需真的停止,开凿智慧之窍,混沌本性犹在。
- 注释
- 萧然:清冷寂静。
尘:尘世纷扰。
帘:窗帘。
疏竹:稀疏的竹子。
深门:深宅大院。
拥衾:裹着被子。
调气:调整呼吸。
烦呼吸:感到呼吸困难。
据案:手握书桌。
翻书:翻阅书籍。
费讨论:需要深入思考。
南郭子綦:古代哲学家,主张忘我。
丧我:失去自我意识。
毗耶摩诘:佛教人物,常指达摩。
忘言:无需言语表达。
息虑:放下忧虑。
何须息:何必停止。
窍凿:智慧的开启。
混沌存:原始的、未分化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炼者在深山之中静坐冥想的场景。"一室萧然不受尘"表明他隐居于一间干净整洁、无尘无染的小屋内,远离世俗的喧嚣。"帘垂疏竹映深门"则是对这位修炼者所在之地的一种描绘,竹帘低垂,将外界的纷扰阻隔开来,只留下清风徐来的自然景象。
接着两句"拥衾调气烦呼吸,据案翻书费讨论"展示了修炼者的内心世界。他在调整呼吸,与内丹相合,通过翻阅经典寻求修炼的秘诀,但这过程并不轻松,而是需要投入极大努力的。
"南郭子綦初丧我,毗耶摩诘已忘言"中的“南郭子綦”和“毗耶摩诘”可能是指某种修炼法门或经典,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这些曾经研究的知识已经淡忘,只留下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尽传息虑何须息,窍凿无伤混沌存"则是对这种淡忘的一种肯定。诗人认为既然已经达到了某种修为,那么就不需要再去追求外在的知识和名相,只需保持内心的宁静即可。在这里,“窍凿”指的是对道理的深刻理解,而“混沌存”则是形容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回到了初始的纯净无染。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修炼和精神宁静的追求,以及他对于知识与名相淡然处之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秦公我辈士,早踏翰墨场。
万言若投石,十年犹枯囊。
若欲泛江海,有亲在高堂。
牢落京华春,门无一壶浆。
长鞭策瘦马,送我古道旁。
怜我值险艰,赤心写摧伤。
铿锵五字句,势与雕鹗翔。
感此坐矫首,星星鬓成苍。
西风小摇落,雨洗烟岚光。
嶂晓露孤秀,野阴栖暗芳。
更携鲍谢流,履尽千岩霜。
搜奇得幽深,访古到渺茫。
月落潭影空,清吟殊未央。
缅怀紫芝宇,百忧绕回肠。
三叹已晡食,十起中夜床。
云埋长安日,魂梦不敢骧。
茂苑富山水,结庐予所尝。
我欲放船下,卜邻俯沧浪。
耦耕种林田,共扫三径荒。
头白青山里,长歌乐岁觞。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宋·李弥逊】秦公我辈士,早踏翰墨场。万言若投石,十年犹枯囊。若欲泛江海,有亲在高堂。牢落京华春,门无一壶浆。长鞭策瘦马,送我古道旁。怜我值险艰,赤心写摧伤。铿锵五字句,势与雕鹗翔。感此坐矫首,星星鬓成苍。西风小摇落,雨洗烟岚光。嶂晓露孤秀,野阴栖暗芳。更携鲍谢流,履尽千岩霜。搜奇得幽深,访古到渺茫。月落潭影空,清吟殊未央。缅怀紫芝宇,百忧绕回肠。三叹已晡食,十起中夜床。云埋长安日,魂梦不敢骧。茂苑富山水,结庐予所尝。我欲放船下,卜邻俯沧浪。耦耕种林田,共扫三径荒。头白青山里,长歌乐岁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067c679a2387e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