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三首·其二》
《杂兴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岁晚南迁未央,晓寒霜霰湿征裳

烟笼山彩远增翠,风皱溪澜细漾光。

岭雪未销宫頞粉,野梅初发御炉香

谁怜飘泊螭坳史,曾向钧天紫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螭坳(chī ào)的意思:指山势峻峭,形状像龙的巢穴。

钧天(jū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力极大。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南迁(nán qiān)的意思:指人们向南方迁徙或迁移。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霜霰(shuāng xià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御炉(yù lú)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主持宴会时,主人亲自烧炉,为宾客烹饪食物的礼节。

征裳(zhēng cháng)的意思:指战争时期,士兵戴上战袍,准备上战场。

紫皇(zǐ huáng)的意思:指帝王或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迁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首句“岁晚南迁殊未央”,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于年末之际南行,旅程尚未结束,流露出一种旅途的漫长与孤独。接着,“晓寒霜霰湿征裳”一句,通过具体景象展现了清晨的寒冷与霜雪的覆盖,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烟笼山彩远增翠,风皱溪澜细漾光”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山色在烟雾中更加翠绿,溪水在微风中泛起细小波光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岭雪未销宫頞粉,野梅初发御炉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岭上的积雪还未融化,如同宫墙上的白粉,而野梅刚刚绽放,散发出的香气仿佛御炉中的香料,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最后,“谁怜飘泊螭坳史,曾向钧天侍紫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将自己比作漂泊的史官,曾经在天庭侍奉,如今却流离失所,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杨太后陵

三年浮黑洋,万里辞黄屋。

辛勤何所为,赵氏一块肉。

一朝赴沧溟,埋玉厓山麓。

风涛夜半声,宛若佳人哭。

(0)

松风阁次韵

出郭初闻县阁钟,西林东日破朦胧。

我于寺主元无约,诗与禅家各有宗。

三伏炎蒸须谢客,四朝衰懒合明农。

相逢若问来何早,欲向风前听古松。

(0)

出城至大别寺题壁

汉阳山上閒峦少,汉阳城中人又老。

娟眉雪齿竞浮荣,几人头上无青草。

荒坟如粟秋山下,嗷嗷鬼母诉长夜。

山中老矣头佗行,白骨堆中起精舍。

汉阳城,如掌大,壮士激矢穿城过。

试登高阁数行人,阔帽青衫凡几个。

(0)

枯木石竹

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

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墓烟中。

(0)

续白燕·其一

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

巳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0)

题圆泽三生公案

川上清风非有著,松间明月本无尘。

不知二子缘何事,苦恋前身与后身?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