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忽从溪上出,清尊还向竹间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徵君(zhēng jūn)的意思:徵君是指古代帝王征召贤才,招募人才来辅助治理国家的行为。也可引申为招募英才,选拔人才。
持寄(chí jì)的意思:持有、保管他人的物品并寄存在自己处。
愁吟(chóu yín)的意思:形容忧愁、忧虑的样子。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笠泽(lì zé)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名字很出名,声誉远播。
录事(lù shì)的意思:指记录事务,记载事件。
切勿(qiē wù)的意思:切勿表示不要,千万不要,切勿做某事。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应当(yīng dāng)的意思:应当指应该、应该做的事情。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郯韶的律诗《律诗二首奉寄玉山徵君(其二)》描绘了徵君在清秋时节闭门不出的生活情景。首联“徵君一月不出屋,客来喜值清秋时”展现了徵君深居简出,而来访者却有幸遇到这宁静美好的秋季,营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
颔联“会稽录事应当别,笠泽高僧定赋诗”则通过“会稽录事”和“笠泽高僧”的形象,暗示了徵君与当地文人墨客的交往,以及他们对徵君才情的赞赏,期待他能有所创作。
颈联“新月忽从溪上出,清尊还向竹间移”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新月从溪上升起,诗人与徵君举杯对月,更显出清雅之趣。这里的“清尊”与“竹间”相映成趣,增添了诗的意境。
尾联“殷勤持寄于高士,切勿愁吟两鬓丝”表达了诗人对徵君的诚挚祝愿,希望他能将这份清雅心境传递给其他高洁之士,不必因时光流逝而忧虑,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徵君的隐逸生活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文化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李明府天英借笠看山图
一江万山间,雨势挟舟入。
中有看山人,坐借长年笠。
锦石丹崖望不分,沙回树靡迫何及。
十年梦与桐君期,羊裘约客空所思。
七里涛分滩上下,双台云隔路东西。
此间我亦推篷惯,恨不相逢借笠时。
是物等闲难得戴,著屐何如放船快。
君与东坡两蜀人,披图似有英灵会。
祇今插脚软红尘,清景都从画里亲。
年年稳坐沧江雨,毕竟输它笠主人。
宛溪行送稚存归里
宛溪之水流汤汤,夹岸古木阴清苍。
澄潭激濑数十里,分明洗出诗人肠。
景梅亭子相望出,都官祠墓俱荒凉。
当年诗老饥欲死,捐剥禄命为文章。
七百年来无此作,山川气焰为摧藏。
眼中人乃见吾子,上下千古供低昂。
望气已欲三舍避,馀力犹作千夫强。
古人但恨不我见,那与世论争蜩螗。
因之亦复得穷理,九命之说非荒唐。
终知鳞鬣合变化,泥沙倔强不肯僵。
蛟螭纠结走字底,骐骥束缚趋路旁。
对君自顾哑然笑,祇合披发为佯狂。
阴何齐誉恭窃据,江蔡同郡惭颜行。
半年偕作楚尾客,尘土面目如我黄。
名山夜雨幸相共,百年此景奚能忘。
昨来一月宛陵住,此都大好山水乡。
君今忽忽有归计,纵尔小别愁茫茫。
如形逐影忽相失,归梦亦与征鸿翔。
清秋倚棹待君至,高唱和入江天长。
《宛溪行送稚存归里》【清·黄景仁】宛溪之水流汤汤,夹岸古木阴清苍。澄潭激濑数十里,分明洗出诗人肠。景梅亭子相望出,都官祠墓俱荒凉。当年诗老饥欲死,捐剥禄命为文章。七百年来无此作,山川气焰为摧藏。眼中人乃见吾子,上下千古供低昂。望气已欲三舍避,馀力犹作千夫强。古人但恨不我见,那与世论争蜩螗。因之亦复得穷理,九命之说非荒唐。终知鳞鬣合变化,泥沙倔强不肯僵。蛟螭纠结走字底,骐骥束缚趋路旁。对君自顾哑然笑,祇合披发为佯狂。阴何齐誉恭窃据,江蔡同郡惭颜行。半年偕作楚尾客,尘土面目如我黄。名山夜雨幸相共,百年此景奚能忘。昨来一月宛陵住,此都大好山水乡。君今忽忽有归计,纵尔小别愁茫茫。如形逐影忽相失,归梦亦与征鸿翔。清秋倚棹待君至,高唱和入江天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867c6b16f174a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