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发 白 沙 口 次 长 芦 宋 /黄 庭 坚 篙 师 救 首 尾 ,我 为 制 中 权 。挂 席 满 风 力 ,如 椎 强 弩 弦 。晓 放 白 沙 口 ,长 芦 见 炊 烟 。一 叶 托 秋 雨 ,沧 江 百 尺 船 。反 观 世 风 波 ,谁 能 保 长 年 。念 昔 声 利 区 ,与 世 阙 周 旋 。大 道 甚 闲 暇 ,百 物 不 废 捐 。谁 知 目 力 净 ,改 观 旧 山 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物(bǎi wù)的意思:指众多不同的事物、物品。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保长(bǎo cháng)的意思:指保持长久、维持稳定。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反观(fǎn guān)的意思:通过对比观察,反思问题的本质和实质。
废捐(fèi juān)的意思:形容物品残破不堪,毫无价值。
风力(fēng lì)的意思:指风的力量,比喻力量强大或势不可挡。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改观(gǎi guān)的意思:改变现状,使得情况变得更好。
篙师(gāo shī)的意思:指船上的舵手,也泛指指挥者或领导者。
挂席(guà xí)的意思:指宴会上宾客离席时,主人挂起的座位席子,表示宴会结束。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弩弦(nǔ xián)的意思:指弩箭上的弦,比喻事情的关键或决定性部分。
强弩(qiáng nǔ)的意思:指强大的弩弓,比喻威力极大的武器。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声利(shēng lì)的意思: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追求权势、财富等物质利益,不顾道德、伦理和他人利益。
世风(shì fēng)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人们的行为举止和道德风尚。
首尾(shǒu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头和结尾,或者指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制中(zhì zhōng)的意思:制止或控制中间的事物,使其达到平衡或稳定。
中权(zhōng quán)的意思:中间的权力、地位或影响力。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翻译
- 撑篙的人救助船头和船尾,我来掌握中间的平衡。
帆布满载风力,就像强弓拉紧的弦。
清晨从白沙口出发,远远看见长芦升起炊烟。
一片叶子承载着秋雨,我在百尺沧江上乘船。
回望世间风浪,谁能保证永远安泰。
回忆过去在名利场中,与世俗周旋不多。
大道宽广而悠闲,万物各得其所,无所废弃。
谁料到视力变得清澈,旧日山水有了新的面貌。
- 注释
- 篙师:撑船的人。
首尾:船头和船尾。
制中权:掌握平衡。
挂席:挂起帆布。
风力:风的力量。
如椎强弩弦:像强弓拉紧的弦。
白沙口:地名。
炊烟:炊火上升的烟雾。
沧江:深青色的江。
百尺船:长船。
反观:回顾。
世风波:世间的风浪。
声利区:名利场。
阙周旋:缺少周旋。
大道:宽广的道路。
閒暇:悠闲。
百物:万物。
废捐:废弃。
目力净:视力变清晰。
改观:改变看法。
旧山川:过去的山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发白沙口次长芦》,描绘了诗人乘舟出行时的情景和感悟。首句“篙师救首尾,我为制中权”展现了船夫在操控船只时的紧张与诗人在其中的决策作用。接下来,“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运用比喻,形容船只在风力推动下疾行,如同强弓待发。
“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描绘了清晨启程,从白沙口出发,远远望见长芦地区升起的炊烟,富有生活气息。随后,“一叶托秋雨,沧江百尺船”以“一叶”小舟承载自己,漂泊于秋雨中的沧江之上,寓言人生的孤寂与广阔。
最后两句“反观世风波,谁能保长年”,诗人反思人生,感叹世事如波涛不定,无人能确保长久安宁。他忆起过去在世俗名利场中的经历,感慨“大道甚閒暇,百物不废捐”,意思是回归自然之道,万物皆可珍视。结尾处“谁知目力净,改观旧山川”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旅程,眼睛得以净化,对旧日熟悉的山水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旅途的生动描绘,又有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意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