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诗·其一》
《咏怀诗·其一》全文
清 / 袁世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人生在世如乱麻,谁为圣贤奸邪

霜雪临头蒲柳风云满地起龙蛇

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

郁郁壮怀无人识,侧身天地咨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奸邪(jiān xié)的意思:指心术不正,行为恶劣,具有欺诈、狡猾、犯罪等负面意义。

临头(lín tóu)的意思:指紧要关头或危急时刻。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蒲柳(pú liǔ)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柔弱,软弱无力,缺乏韧性。

起龙(qǐ lóng)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象征着事态的迅速恶化。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壮怀(zh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伟的心情。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对人生、道德与理想的深刻思考。首句“人生在世如乱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混沌,如同一团乱麻,难以理清。接着,“谁为圣贤谁奸邪?”提出对道德标准的疑问,暗示了社会中善恶难辨的现实。

“霜雪临头凋蒲柳,风云满地起龙蛇”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比喻,霜雪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蒲柳比喻生命之脆弱;风云则象征着社会环境的变幻莫测,龙蛇则隐喻着人性中的复杂与多变。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表达了诗人对于解决纷乱、实现理想的态度和决心。他认为,面对混乱的局面,需要果断行动,如同剪断乱丝一般,去除杂乱,追求清晰与秩序。同时,当理想实现之时,往往能得到众人的赞誉,体现了诗人对于成就与认可的渴望。

然而,“郁郁壮怀无人识,侧身天地长咨嗟”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有着雄心壮志,却无人理解,只能在天地间发出长长的叹息,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以及个人在社会中被忽视的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道德的相对性、理想的追求与实现,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与感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

作者介绍
袁世凯

袁世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湘妃庙席上妲己赋诗

欢乐平生自纵心,武王兵起势难任。

自兹宗社倾危后,方悟当时酷暴深。

(0)

火记歌并序·其十

月合天刚至,风生荠麦芽。

土公亲祭祀,埏埴养金砂。

桂影圆霄汉,曦和韵紫霞。

鸿来玄鸟去,将见水中楂。

(0)

山居

犁锄阔地烧侵云,焰猛冲岩迸鹿群。

鼙鼓静时长霸国,战争无事感明君。

啼猿响树寒山碧,宿鸟喧巢夜雾曛。

梯崄上岩缘路去,院僧敲磬晓来闻。

(0)

井诗

浅深人莫测,高下索应知。

(0)

颂云门三句语并馀颂十二首·其二截断众流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

(0)

待月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