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行(bìng xíng)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内同时进行或存在。
春王(chūn wáng)的意思:春天的王者,指春天的盛世或春天的象征。
典册(diǎn cè)的意思:指记载着典章制度的册子,也指具有权威性的典籍。
坤元(kūn yuán)的意思:指天地之始,万物的根本。
乾元(qián yuán)的意思:指天地初开、万物初始的时候。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上公(shàng gōng)的意思:指人民群众对官员的尊敬和敬仰。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同实(tóng shí)的意思:相同的实际情况或现实状况
相仪(xiāng yí)的意思:相互礼仪,彼此尊重。
异名(yì míng)的意思:
(1).名称不同。《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别而言之,则鬚眉异名;合而説之,则体之一毛也。”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
(2).别称,别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浊水 即 白水 之异名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
(3).指人的外号。《水浒传》第三七回:“因此人起他一箇异名,唤做 浪裡白跳 张顺 。”资始(zī shǐ)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发展或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生(zī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智慧的发展与提高。
咨尔(zī ěr)的意思:咨尔是一个形容词,指一个人言辞谦虚,态度谨慎,非常小心谨慎的样子。
- 翻译
- 乾元作为万物的根源,坤元赋予生命。这正是你的神圣品德,虽然实质相同但名称各异。
春天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三朝,各种典章文献一同施行。我在此咨询你,上公大人,请你引导我们登上新的阶段。
- 注释
- 乾元:宇宙的原始力量。
坤元:大地的生育之力。
允也:确实如此。
圣德:高尚的品德。
同实异名: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春王:春季的开始。
三朝:三个月。
典册:官方文献或法规。
并行:同时实施。
上公:高级官员。
相仪:相互辅助,引导。
以登:一起上升,进入新阶段。
-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帝王及其配偶的诗句,充满了对皇权的尊崇与歌颂。从语言风格来看,这应是一首典型的宫廷礼仪诗文,其措辞庄重而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乾元资始,坤元资生"一句,以乾卦(天)和坤卦(地)的概念比喻帝后之德,如同天地间最为根本的力量,强调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生命之源的重要性。
"允也圣德,同实异名"表达的是皇帝的圣明与皇后的崇高美德,尽管他们在称谓上有所区别,但实际上都是受到尊崇的对象。这里使用了“允”字,以示皇权的合法性和神圣不可侵犯。
"春王三朝,典册并行"则描述了帝后在国家大典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行为被记录下来,成为国家典籍中光辉的篇章。"春王"指的是帝王在春季进行的礼仪活动,而"三朝"可能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朝代或是三个重要的时刻。
"咨尔上公,相仪以登"则是在邀请高官(上公)依照礼仪的规定,共同参加某个隆重的登基典礼。这里的“咨”字用来表示下令或询问,而“相仪”则强调了按照既定仪式进行。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皇权的颂扬和对帝后德行的歌咏,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宫廷文化氛围,以及当时社会对于帝王及其配偶的崇高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题葛仙翁移家图
列仙之人,其道无为。超然物表,游于希夷。
厚禄不足致,好爵不足縻。
所以许由辞尧不受禅,巢父闻之犹为洗耳河之湄。
奈何葛仙翁,与世犹支离。
求为句漏令,所欲何卑微。
观翁此行亦良苦,妻子辛勤童婢饥。
翁知学仙不学吏,委以民社将安施。
仙家虽云足官府,奈此人间小黠并大痴。
君不见陶潜弃官归故里,又不见马援谤兴由薏苡。
纵得丹砂亦不多,谁信翁心澹如水。
云门山,有灵药。归去来,山中乐。
牛羊任所之,鸡犬从人缚。
急将印绶送还官,变却姓名称抱朴。
月氏王头饮器歌和杨铁崖
太白入月月欲颓,胡风吹堕白龙堆。
血函模糊截仇首,半腕刳作玻璃杯。
目眦生红酒微缬,戎王胸堂沃焦热。
青毡帐下唱胡歌,三十六国皆胆裂。
金篦搅红红欲凝,脑中犹作铜龙声。
千年古恨恨未平,怨魄飞作精卫精。
君不见,漆身复仇仇未复,地下义人吞炭哭!
题十八学士图
晋阳天人赤龙子,按剑叱咤风云起。
下嫌九土足腥秽,欲将乾坤翻海洗。
妖蟆射杀落九重,日月再启光曈曈。
十八文星烂奎壁,玉堂高开连紫宫。
天生奇才真羽翼,南金大珠何足惜。
凤凰笙管宴彤庭,日听四海歌太平。
图形更诏丹青手,不独云台画将星。
君不见嬴家祖龙坑学士,山下看瓜同日死。
阿房壁土未曾乾,草绿宫垣哭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