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凡圣(fán shèng)的意思:指每一个圣人或名人都有不足之处,没有完美的人。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门内(mén nèi)的意思:指在某个团体或群体内部,表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大局。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木佛(mù fó)的意思:指虚伪、假装虔诚的人。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容仪(róng yí)的意思:形容外貌端庄美丽,仪态优雅。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坦夷(tǎn yí)的意思:诚实、坦率、直率。
心平(xīn píng)的意思:心情平静,不激动或不烦躁。
行参(xíng cān)的意思:指行为乖僻,不合常理。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院主(yuàn zhǔ)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地位的人。
自容(zì róng)的意思:指自我检讨,反省自己的过错和缺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三十九首。诗中运用了禅宗的修辞手法,以“不动龙门内”开篇,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为外界所动。接着,“行参古佛机”,意指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如同古佛般行事,体现修行的内在化和生活化。
“亲逢渠面目,肯话自容仪”,表达了直接体验真理,无需言语表达,因为真理就在心中。这反映了禅宗强调直觉体验而非文字解释的思想。接下来,“凡圣心平等,高低路坦夷”,指出无论凡人还是圣者,在心灵层面都是平等的,修行的道路也是平坦而无高下之分,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最后,“丹霞烧木佛,院主落须眉”,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变化。丹霞山的火焰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觉醒,木佛被焚烧,意味着旧我被舍弃,院主剃去须眉,象征着放下世俗身份,彻底融入修行之中。整首诗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描述,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沈世德抚干还朝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
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
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
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