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做曹郎的中级官员南归时的情景。首句“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中的“谪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仙,这里用来形容曹郎南归时的优雅与超脱,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桂水”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河流,以桂花闻名,水质清澈。
接着,“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中,“系绦”意指装饰或系缚,“轻象笏”则是一种古代用来装饰或者记录用的器物,而“买布接蛮船”则是说曹郎在南方的蛮地(可能指的是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购买了布匹,并准备搭乘当地的船只继续他的旅程。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南方异域风情的描绘。
第三句“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海气蒸鼙软”可能指的是海边潮湿温暖的空气,而“江风激箭偏”则形容江上的风非常大,以至于能使箭一般的物体被吹得斜飞。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南归之旅中的感受。
最后,“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罢郎”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人物曹郎,而“吟乱里”则是在说他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吟唱着什么。末尾两字“帝远岂知贤”则是表达了一种对君主远离、不知忠良之人的忧虑或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行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南方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与牵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权力中心远离而不知贤才的哀叹。
谁谓方寸地,并包无故新。
长宵不能寐,万绪愁攻人。
展转计后有,攀缘及前身。
苦恨隙驹疾,回嗟秽涂辛。
披衣问何居,梦觉两不真。
白鸟固已空,青灯聊可亲。
念此纸上迹,皆为窖中尘。
投卷嘿忘我,栖鸡已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