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著 作 赴 西 京 寿 安 宋 /梅 尧 臣 去 作 西 畿 令 ,当 趋 大 尹 庭 。闲 寻 前 代 迹 ,净 扫 古 槐 厅 。未 惯 餐 周 粟 ,还 应 忆 楚 萍 。但 逢 花 木 处 ,知 我 昔 常 经 。
- 翻译
- 去做西畿县令,应当前往大尹官署。
闲暇时寻找前朝遗迹,打扫干净古老的槐树厅堂。
不习惯吃周朝的粮食,心中仍会想起楚地的浮萍生涯。
只要遇到花木繁盛的地方,就知道我曾在那里走过。
- 注释
- 去:前往。
作:担任。
西畿令:西畿县令。
趋:前往。
大尹庭:大尹官署。
前代迹:前朝遗迹。
餐:吃。
周粟:周朝的粮食。
楚萍:楚地的浮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但逢:只要遇到。
花木处:花木繁盛的地方。
知: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友人王著作赴任西京寿安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任职的期许和对往昔共同经历的回忆。
首句“去作西畿令”,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友人即将赴任的地方,暗示其新职务的开始。次句“当趋大尹庭”则预祝他在上司面前表现出色,显示出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
“閒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新环境中寻找历史遗迹,打扫古槐下的厅堂,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一句,用典故表达对友人异地生活的关心,暗示他可能会怀念过去的某些事物,同时也寄寓着对友人适应新环境的期望。
最后两句“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情感寄托,告诉友人,无论他在何处,只要看到花开木秀,就能想起曾经一起走过的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与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青山市汪家店
小小楼临短短墙,长春半架动红香。
杨花知得人孤寂,故故飞来入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