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荜门(bì mén)的意思:指儿子早早离开家庭,不再依靠父母,独立生活。
菜色(cài sè)的意思:指菜肴的味道、色泽和质量。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长铗(cháng jiá)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传经(chuán jīng)的意思:传递经文或经书。也指传授经典知识或传承学问。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家父(jiā fù)的意思:指父亲或家长。
康成(kāng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况非常好。
老春(lǎo chūn)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人在春天时仍然保持年轻的精神和活力。
漫歌(mà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歌声动听。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毛诗(máo shī)的意思:指《诗经》中的诗歌,也泛指古代的诗歌作品。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下帷(xià wéi)的意思:指把帷幕拉下来,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隐藏不露。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重知(zhòng zhī)的意思:重视知识,重视学问。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私塾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家庭亲情。首句“好葺柴关早下帷”点明了塾师对教育的重视,愿意早早地整理好学堂,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接着,“贫家父子习毛诗”则揭示了塾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教授知识,还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角色,帮助贫寒家庭的孩子学习《诗经》这样的经典著作。
“传经邀得康成在,订字须关叔重知”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塾师的专业素养和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康成和叔重都是古代著名的学者,这里通过提及他们的名字,暗示塾师在传授知识时力求准确无误,尊重并遵循传统学术的权威。
“茅屋主人恒菜色,荜门好味只园葵”描绘了塾师及其家庭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条件简陋,但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只园葵象征着塾师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
最后,“先生莫漫歌长铗,花老春深归去迟”表达了对塾师的敬意和期待。长铗是古代剑的别称,这里借指塾师的教鞭或象征塾师的职责。诗人劝告塾师不必过于忧虑生活,春天已深,花儿即将凋谢,意味着时间宝贵,应珍惜时光,继续为孩子们的学业付出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私塾教育的温馨画面,以及塾师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也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其三
这身儿、从来业障。一生空自劳攘。
生生死死皆如梦,更莫别生妄想。没伎俩。
只管去、天台雁荡寻方广。几人不省。
被妻子萦缠,生涯拘束,甘自归黄壤。
世间事,一斤两个八两。问谁能去俯仰。
道义重了轻富贵,却笑轮回来往。休勉强。
老先生、从来恬淡无妆幌。
一声长啸,把拄杖横肩,草鞋贴脚,四海平如掌。
述九颂·其三经文
天不椓兮斯文,寄命脉兮哲人。
烂咸阳兮焰虐,不可燬兮六经。
苟日月兮可晦,何天地兮长存。
言不文兮行不远,义欲正兮词欲赡。
学之荒兮气之浮,匪艰深兮必蹇浅。
公昔来兮帝旁,佩琼蕤兮云锦裳。
六龙兮伏轸,从之兮彩凰。
悯世兮溷浊,下扫兮不祥。
屈宋兮导前,卿云兮翼后。
韩柳兮并驰,杜李兮齐骤。
建安七子兮随行,江左诸谢兮罗左右。
抗吾旃兮典籍场,轶吾毂兮风雅囿。
探金匮兮秘图,掞国华兮册书。
范金石兮扬律吕,散人世兮犹绪馀。
民之生兮有司命,彼指南兮亦有车。
秉斯印兮千万寿,后有觉兮余楷模。
《述九颂·其三经文》【宋·程公许】天不椓兮斯文,寄命脉兮哲人。烂咸阳兮焰虐,不可燬兮六经。苟日月兮可晦,何天地兮长存。言不文兮行不远,义欲正兮词欲赡。学之荒兮气之浮,匪艰深兮必蹇浅。公昔来兮帝旁,佩琼蕤兮云锦裳。六龙兮伏轸,从之兮彩凰。悯世兮溷浊,下扫兮不祥。屈宋兮导前,卿云兮翼后。韩柳兮并驰,杜李兮齐骤。建安七子兮随行,江左诸谢兮罗左右。抗吾旃兮典籍场,轶吾毂兮风雅囿。探金匮兮秘图,掞国华兮册书。范金石兮扬律吕,散人世兮犹绪馀。民之生兮有司命,彼指南兮亦有车。秉斯印兮千万寿,后有觉兮余楷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967c67b8a51658425.html
中秋节侍杨尚书待月南楼
羽扇风清夙霭收,元戎邀月上南楼。
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
六合扫清知有待,微云点缀故宜休。
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