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饭虑频侵道友,一钱外恐损希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骋驰(chěng chí)的意思:形容马匹奔驰飞快,也用来比喻人迅速行动。
存存(cún cún)的意思:存留、保存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戒口(jiè kǒu)的意思:戒口是一个表示禁止言语或控制自己言辞的成语。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时中(shí zhōng)的意思: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希夷(xī yí)的意思:希望和悲伤共存,既希望又忧愁。
心断(xīn duàn)的意思:指内心感到非常伤痛、失望或沮丧。
修持(xiū chí)的意思:修身养性是指通过修炼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来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层面。
言容(yán róng)的意思:言辞和容貌,指言辞和表情的态度和风度。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众中(zhòng zhōng)的意思:在众多人或事物中,属于其中之一。
中常(zhōng chá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 鉴赏
这首元代谭处端的《瑞鹧鸪》是一首禅修者的内心独白,体现了修持者对心灵纯净和道德自律的深刻理解。首句“莫言容易做修持”表达了修行并非易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警惕。接下来,“损损存存恐碍违”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过于追求减少欲望(损损)和保存本真(存存)可能会偏离正道。
“两饭虑频侵道友,一钱外恐损希夷”进一步阐述了修持者对于物质生活的谨慎态度,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也要考虑到是否会影响与道友的关系,更不用说对精神境界(希夷)的损害。诗人提醒自己在人群中要克制言语,不炫耀才华;独处时则要防止心念浮动,控制欲望。
“众中戒口忘矜俊,独坐防心断骋驰”两句,分别从社交和内心世界两个层面,强调了修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谦逊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十二时中常返照,犹疑暗察有无私”总结全诗,表示修行者即使在每日十二个时辰中不断反省自我,仍对是否真正无私存有疑问,这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完善的执着追求和对道德完美的不懈探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修持者的视角,展现了其在修行路上的谨慎、自律和自我审视,体现了禅修生活的严谨和深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涂次答宣徽富公书意
临并踰二期,病戚居其半。
虽以志自勉,精识奈耗乱。
故于一道事,十六七不干。
贪权莫即乱,罪大孰可逭。
纳节求本邦,所幸脱诛窜。
君仁恻至诚,亟俾贤者换。
与公同心人,金固其利断。
安然解印归,万喜无一惋。
为别信宿来,书日慰愚懦。
张瑟久不调,易调犹未断。
非才辱公知,处道诚一贯。
至于措置间,在理有殊判。
不当牵以私,经画误远算。
愿公新政条,布若星日灿。
害边者刬除,垢俗者涤浣。
使兹全晋民,比屋竞耸观。
仆远闻公为,省过安敢惮。
虽有好事徒,议论乌得间。
大礼庆成
飨帝精禋举,严亲广孝纯。
祢宫增懿典,皇册荐威神。
宝殿斋居肃,琳房献礼陈。
慨瞻清庙几,穆奠紫坛茵。
备乐嘉安曲,鸿仪显相臣。
玉从丹禁出,路俨绣旂新。
瑞霭蒙天仗,祥风入帝宸。
欢呼九州会,庆泽万方均。
有幸逢华旦,无谟翼至仁。
但祈陪百礼,景扈越千春。
听钟鸣
历历听钟鸣。当知在帝城。西树隐落月。
东窗见晓星。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
惊客思。动客情。客思郁纵横。翩翩孤雁何所栖。
依依别鹤半夜啼。今岁行已暮。雨雪向凄凄。
飞蓬旦夕起。杨柳尚翻低。气郁结。涕滂沱。
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