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筠州圣祖殿诗·其五》
《筠州圣祖殿诗·其五》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四言诗

毛侯始来,其则有意匪民之愚,礼教实坠。

章闻于朝,帝曰俞哉。弗改弗营何以示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匪民(fěi mín)的意思:指不法之徒或坏人。

弗营(fú yíng)的意思:不用功,不努力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礼教(lǐ jiào)的意思:礼教指的是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它强调个人应该恪守礼仪,遵守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社会秩序。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章闻(zhāng wé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声名远播,广为人知。

翻译
毛侯初到,他似乎有所图谋。
并非百姓愚蠢,而是礼教已经衰落。
注释
毛侯:指毛公,具体人物未知,可能是某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则:法则,规制。
匪:非,不是。
愚:愚蠢,这里指百姓对礼教的无知。
礼教: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
实:实际上,确实。
坠:衰落,失去效力。
章:奏章,上书朝廷的文书。
闻:听说,上报。
朝:朝廷,君主所居之地。
俞哉:同意,赞许。
弗:不。
改:改变。
营:经营,此处指改革。
何以:用什么来。
示:显示,给...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筠州圣祖殿诗》第五首,主要表达了对毛侯(可能指毛宝)初来时展现出的某种原则或意图的赞赏。诗人认为毛侯并非百姓不明事理,而是由于礼教的衰落导致社会风气出现问题。毛侯的行为和观点上报朝廷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然而,如果不对现状进行改革或建设,将无法给民众树立良好的榜样。

诗中通过“其则有意”赞扬毛侯的初衷,“匪民之愚”暗示问题出在礼教的缺失,“章闻于朝”描述了上达天听的过程,“帝曰俞哉”表达皇帝的支持,而“弗改弗营,何以示民”则强调了改革行动的必要性,以引导民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揭示了当时社会需要改革和道德引领的主题。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次友人钟陵眺望有感之作

万堞参差启四门,沧江一望客消魂。

凤迷吴女琼轩月,蝶湿滕王画栋云。

孤鸟飞空看渐灭,连樯依浅坐成醺。

独愁交午归来鹤,谩有仙音忍重论。

(0)

读黄危二阁老送何彦正归省诗序追赋一首

水满金沟柳著霜,行人驱马上河梁。

公车未奏三京赋,祖道争持五色裳。

班固文章传太史,钟繇书法继中郎。

涧河夜雨烧银烛,坐听疏钟忆建章。

(0)

寄淦川友人

废郭浮烟合绿芜,茅茨星散县楼孤。

江连戈舫鸣春鹳,树对寒灯起夜乌。

古研自磨铜雀瓦,坐毡还叠罽宾毹。

市南美酒梨花白,最忆青丝系玉壶。

(0)

玉山草堂

玉山草堂深复深,沿洄路入娄江浔。

溪桃始华日杲杲,风磴积雪春阴阴。

皂盖屡过严武驾,白头不愧杜陵吟。

稍待清秋林壑静,杖藜与子一登临。

(0)

题宋高宗诗意便面

深宫华气接蓬莱,日日题诗上紫苔。

一夜雨声无处著,尽将秋色过江来。

(0)

客中写怀六首·其五示侄

老来逃世难,心力岂能及。

赖有平生亲,得免诸患入。

时当万里行,所向辄险涩。

山多虎豹虞,水有风浪急。

自非吾骨肉,谁能去乡邑。

已遂伯阳遁,尚洒杨朱泣。

何邦为乐土,仍期共栖集。

囊中黄金尽,资用将何给。

岂惜终憔悴,在困难独立。

怃然念犹子,咏言著斯什。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