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州圣祖殿诗·其五》全文
- 翻译
- 毛侯初到,他似乎有所图谋。
并非百姓愚蠢,而是礼教已经衰落。
- 注释
- 毛侯:指毛公,具体人物未知,可能是某位有影响力的人物。
则:法则,规制。
匪:非,不是。
愚:愚蠢,这里指百姓对礼教的无知。
礼教: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
实:实际上,确实。
坠:衰落,失去效力。
章:奏章,上书朝廷的文书。
闻:听说,上报。
朝:朝廷,君主所居之地。
俞哉:同意,赞许。
弗:不。
改:改变。
营:经营,此处指改革。
何以:用什么来。
示:显示,给...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筠州圣祖殿诗》第五首,主要表达了对毛侯(可能指毛宝)初来时展现出的某种原则或意图的赞赏。诗人认为毛侯并非百姓不明事理,而是由于礼教的衰落导致社会风气出现问题。毛侯的行为和观点上报朝廷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然而,如果不对现状进行改革或建设,将无法给民众树立良好的榜样。
诗中通过“其则有意”赞扬毛侯的初衷,“匪民之愚”暗示问题出在礼教的缺失,“章闻于朝”描述了上达天听的过程,“帝曰俞哉”表达皇帝的支持,而“弗改弗营,何以示民”则强调了改革行动的必要性,以引导民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揭示了当时社会需要改革和道德引领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客中写怀六首·其五示侄
老来逃世难,心力岂能及。
赖有平生亲,得免诸患入。
时当万里行,所向辄险涩。
山多虎豹虞,水有风浪急。
自非吾骨肉,谁能去乡邑。
已遂伯阳遁,尚洒杨朱泣。
何邦为乐土,仍期共栖集。
囊中黄金尽,资用将何给。
岂惜终憔悴,在困难独立。
怃然念犹子,咏言著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