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好游(hǎo yóu)的意思:指人生活悠闲、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见地(jiàn dì)的意思:指个人的见解、观点或见识。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送行(sòng xíng)的意思:为别人送行或送别时,表示祝福和告别。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文献(wén xiàn)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文书等,也泛指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雨日(yǔ rì)的意思:雨天
中怀(zhōng huái)的意思:指心中有所怀念、牵挂或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走笔送袁士旦归江南兼怀魏凝叔和公杨长苍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首句“积雨日未已”,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与不舍。接着,“客中怀可知”一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如何相见地,即咏送行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即使在即将离别的时刻,诗人也忍不住吟诵起送别之诗,以表达心中的不舍与祝福。
“半月赵佗国,三秋文献祠。”这里运用了典故,赵佗国指的是古代的南越国,文献祠则是指祭祀文化先贤的地方。这两句既展现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好游年少事,搔首鬓如丝。”诗人通过描述友人年轻时的游历生活,与自己如今的白发苍苍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