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逢一农色蓝绿,问其何事瘦无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答言(dá yán)的意思:答复别人的话语或提问。
大熟(dà shú)的意思:指对某种事物非常熟悉或者对某种事物非常了解。
得年(de nián)的意思:指人得到长寿的年岁,也用来祝愿他人长寿。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耕犁(gēng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每年(měi nián)的意思:每一年;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晏归(yàn guī)的意思:指一个人安然无恙地回到原处。
倚墙(yǐ qiáng)的意思:倚靠在墙上,形容安逸懒散的态度或者依赖他人的心态。
阴荫(yīn yīn)的意思:指在阴凉、湿润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老农叹》,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老农的辛酸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农民的艰苦境遇。
诗的开篇以“路逢一农色蓝绿”引入,通过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农形象,将读者带入了故事的场景之中。接着,“问其何事瘦无肉”,一句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揭示了老农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老农的回答,道出了他每日劳作的辛酸:清晨起床煮粥为食,而后下地耕作,直到傍晚才得以回家吃那早已凉透的粥。这种生活状态,不仅反映出老农的勤劳与坚韧,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
“日日米少粥大稀,儿女食半倚墙哭”一句,更是将老农家庭的贫困状况展现得淋漓尽致。每日的食物量少而稀薄,连儿女都只能分食一半,饥饿与痛苦在他们稚嫩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这样的描述,不仅触动人心,也让读者对老农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产生了深切的同情。
最后,“呜呼,呜呼,安得年年禾大熟,使我儿女两餐足,不仰邻阴荫茅屋。”诗人以强烈的感叹表达了对老农及其家庭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呼吁上天能让每年的庄稼丰收,让老农的儿女能够吃饱饭,不再依靠邻居的阴凉和简陋的茅屋遮风避雨,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老农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农民阶层的苦难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美好愿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痕迹,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悲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乐甲辰之秋岳阳方豸史佺按辔赤水偶得一联云云生石洞重阴合雨过峰峦积翠深索余足之因而赋此
曙色濛濛结远林,半空鸟道挂危岑。
云生石洞重阴合,雨过峰峦积翠深。
揽辔观风询异俗,看山抚景动新吟。
挥鞭笑指来时路,一道清风洒素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