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迟景(chí jǐng)的意思:指物物相连,一物迟到,其他物也跟着迟到。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寄情(jì qíng)的意思:寄情指的是把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或场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情人(qíng rén)的意思:指恋爱关系中的男女双方,也可泛指亲密的伴侣或恋人。
容鬓(róng bìn)的意思:指容颜美丽,尤其是指女子美丽的容貌。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戍客(shù kè)的意思:指在边疆戍守的士兵或官员。
纤纤(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细小、细长、纤细。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征戍(zhēng shù)的意思:指征兵入伍,出征边疆。
折杨柳(shé yá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坚定,不易动摇。
- 注释
- 纤纤:形容手的柔弱细嫩。
折杨柳:折下杨柳枝。
持此:拿着这个(杨柳枝)。
寄:寄托。
情人:心上人,所爱之人。
一枝:一根柳条。
何足贵:哪里值得看重,此处意为看似微不足道。
怜:珍视,爱惜。
故园:故乡。
春:春天的气息或景象。
迟景:晚景,这里指春光流逝,时间推移。
那能久:怎能长久。
芳菲:花草的芳香与繁盛,泛指春景的美好。
不及新:不及新鲜时,即不再是最新的、最盛的。
愁:忧虑,担心。
征戍客:远在边疆征战的人,此处指诗中的爱人。
容鬓:面容和双鬓。
老边尘:在边疆风沙中变得苍老。
- 翻译
- 柔弱的手中轻轻折下杨柳枝,以此寄托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一枝柳条虽微不足道,但珍贵之处在于它承载着故乡的春天气息。
美好的春光怎能长久停留,花香草绿转瞬便已不再是新鲜时景。
更为忧心的是远在边疆征战的爱人,面容与双鬓在风沙中渐渐老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和哀愁的情感氛围,通过折下一枝柔弱的杨柳来寄托情感。诗人将这普通的一枝柳送给远方的情人,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美好的留恋,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不再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境遇,抒写了作为边塞征战客的孤独与苍老。
诗中“纤纤折杨柳”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景色之美,也隐喻着情感的脆弱和不堪。"持此寄情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通过这简单的行为传递出深厚的情谊。
“一枝何足贵”透露出诗人对这普通之物的珍视,以及通过它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渴望。"怜是故园春"则是对故乡美好春天的怀念,故园春景在这里成为了记忆中的温柔。
“迟景那能久”和“芳菲不及新”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流逝和美好的无常。春光易逝,美好难再,是诗人对时光的深刻感悟。
最后,“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则转向个人命运,对于远离家乡、在边塞长久戍守的生活感到忧愁。"容鬓老边尘"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头发斑白,身处边疆的孤独和苍老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出一种深远的怀旧和哀愁,是一篇表达乡愁与时光易逝主题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