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顿悟(dùn wù)的意思:指突然间明白了事理,豁然开朗,获得了深刻的领悟。
葛藤(gé téng)的意思:比喻事物纷乱、错综复杂,难以解开。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琅邪(láng yá)的意思:指音乐声、歌声等悦耳动听的声音。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南能(nán néng)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或才智非常出色。
三关(sān guān)的意思:指三个关卡或难关,也可指三个重要的考验或挑战。
上乘(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品质或水平达到了最好的程度。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最上乘(zuì 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最高级别、最优秀的品质或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禅斋》,以禅宗思想为背景,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修行境界。
首联“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通过回忆与琅邪老者的对话,引出楞伽经中最高深的教义,暗示了禅修的高远目标和深邃智慧。
颔联“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闇室百千灯”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顿悟的瞬间比作红炉中的一点雪花,瞬间照亮了原本黑暗的内心世界,如同百千盏灯火同时点亮,形象地描绘了从无知到觉醒的过程,以及顿悟带来的光明与喜悦。
颈联“便超十地犹尘影,更透三关转葛藤”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层次与难度。超脱于十地菩萨的境界,但仍然如尘埃般微不足道;穿越三关,却依然要面对修行路上的种种困扰与挑战,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不凡。
尾联“不住无为方自在,打除都尽即南能”总结了修行的最终目的——在无为的状态下自由自在,彻底去除杂念与执着,达到南能大师所倡导的境界。这不仅是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从迷惑到觉醒、从困难到超越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体悟和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