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畋于山,乃牧于谷。乃渔乃佃,于渊于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柱(dǐ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基石,比喻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昏垫(hūn diàn)的意思:昏昏沉沉的样子,形容疲倦或困乏。
刊木(kān mù)的意思:指刻字或刻画在木头上。
吕梁(lǚ li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胸襟宽广,气度豪迈。
四载(sì zǎi)的意思:指时间长久,多用于形容感情深厚或友谊持久。
太岳(tài yuè)的意思:指封建社会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指最高权威或最高荣誉。
我思(wǒ sī)的意思:指自己思考,有所觉悟。
无告(wú gào)的意思:没有告诉别人,保守秘密。
下民(xià mí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地方时,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谋福利。
鲜食(xiān shí)的意思:指新鲜的食物。
于陆(yú lù)的意思:指在陆地上行走或行军。
阻饥(zǔ jī)的意思:指解决温饱问题,防止饥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禹治水时的艰辛与决心,以及他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通过“下民昏垫,哀此无告”开篇,诗人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他们生活在洪水泛滥之中,无人求助。接着,“禹乘四载,随山刊木”描述了大禹不畏艰难,四处奔波,砍伐树木以疏导洪水的情景。随后,列举了一系列山名,如吕梁、太岳、底柱、析城、恒山、华山、荆山和衡山,展现了大禹治水所涉及的广阔地域。
“乃畋于山,乃牧于谷。乃渔乃佃,于渊于陆。”这一句则描绘了大禹在治理洪水的同时,还指导百姓如何在山林中狩猎,在山谷中放牧,在水中捕鱼,在陆地上耕种,体现了他全面而细致的治水策略。最后,“我胼我胝,我思阻饥。奏庶鲜食,惟下民之宜。”表达了大禹为了民众的温饱,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最终使得百姓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整首诗通过对大禹治水事迹的叙述,不仅赞扬了他的伟大功绩,也体现了古代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劳动人民智慧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
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
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
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
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
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
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
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
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
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
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
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
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
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
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
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
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宋·吕本中】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567c6b425796f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