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既云少,笑者亦已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陂陀(pō tuó)的意思:指迷茫、困惑不解的样子。
层城(cé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耸、层次分明。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丛薄(cóng b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而稀疏,纷繁而薄弱。
大雅(dà yá)的意思:指高尚、典雅的风格或品味。
当中(dāng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或人中间,表示在其中的一部分或某个特定位置。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飞桥(fēi qiá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感叹(gǎn tàn)的意思:表示惊讶、赞叹、感慨等情感。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激清(jī q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清晰、明白。
甲第(jiǎ dì)的意思:指官员的宅第或住宅。
阶陛(jiē bì)的意思:指官阶、地位高的人。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灵波(líng bō)的意思:指水波荡漾、起伏不定的样子。
楼观(lóu guān)的意思:楼观指的是高楼大厦或高处的建筑物,用来比喻高处俯视,洞察事物的本质。
起飞(qǐ fēi)的意思:起飞是指飞机离开地面开始飞行,引申为事物开始进行或发展。
曲水(qǔ shuǐ)的意思:曲水,指水流弯曲蜿蜒的样子。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鱼跃(yú yuè)的意思:形容鱼儿跳跃出水,比喻人有出类拔萃之才能或突破困境之意志。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繁华都市中的景象,通过对比高门大宅与自然景致,以及音乐与社会风气的对比,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首句“层城多甲第,朱门赫峨峨”描绘了城市中豪华府邸林立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富贵与权势的氛围。接着,“曲水起飞桥,楼观相陂陀”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水流环绕、楼宇错落有致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意境。
随后,“何人拊瑶琴,独坐当中阿”引入了一位独自弹奏瑶琴的人物形象,暗示着在繁华背后,也存在着孤独与寂寞的情感。瑶琴的清商之音与慷慨悲歌相互交织,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而“回风振丛薄,游鱼跃灵波”则通过自然界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的流动与变化,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最后,“大雅久不闻,举世尚淫哇”表达了对传统美德与高尚情操逐渐消失的忧虑,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的反思。“知音既云少,笑者亦已多”则强调了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真正理解与欣赏美好事物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表面现象的盲目追求与浅薄的笑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批判,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张少府和厍狄员外夏晚初霁南省寓直时兼充节度判官之作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
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
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
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
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
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
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
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
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
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
咏白菊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