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陵·其二》
《子陵·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同袍礼教未须疑,回首青山故知

迢递几来尘里眼,摩挲还读庙前碑。

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

莫问荣华风烛事,棹歌留咏子陵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烛(fēng zhú)的意思:比喻地位低下、无能力或无地位的人。

故知(gù zhī)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知识。

华风(huá fēng)的意思:指具有华丽风格的艺术作品或文化传统。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礼教(lǐ jiào)的意思:礼教指的是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它强调个人应该恪守礼仪,遵守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社会秩序。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子陵(zǐ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去世后留下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子陵(其二)》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同袍礼教未须疑,回首青山是故知”,开篇即以“同袍”二字,表达了对严子陵作为志同道合之人的尊敬与信任,同时借“青山”象征永恒与不变,暗示严子陵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于后人心中。

颔联“迢递几来尘里眼,摩挲还读庙前碑”,通过“迢递”形容时间的久远与距离的遥远,以及“尘里眼”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穿越时空,多次回顾历史的场景。而“摩挲”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触摸与思考,通过阅读庙前碑文,深入理解严子陵的人生哲学与处世之道。

颈联“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运用比喻手法,将严子陵比作在江湖中自由自在的“主人”,强调其不拘泥于世俗的高洁品格;同时,将“寸舌”与“帝者师”相对比,突出严子陵以言辞影响世人的独特才能,展现出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尾联“莫问荣华风烛事,棹歌留咏子陵诗”,以“莫问”表达对过去荣华与短暂人生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对历史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传承。最后,“棹歌留咏子陵诗”则以“棹歌”这一传统意象,寓意着后人对严子陵事迹的传唱与纪念,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与永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生平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传承的文化理念。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题江寺禅和

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

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出浦钓船惊宿雁,伐岩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

(0)

题会上人院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

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

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0)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

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

(0)

寄窦处士

漳水醉中别,今来犹未醒。

半生因酒废,大国几时宁。

海畔将军柳,天边处士星。

游人不可见,春入乱山青。

(0)

浙中逢诗友

到处有同人,多为赋与文。

诗中难得友,湖畔喜逢君。

冻把城根雪,风开岳面云。

苦吟吟不足,争忍话离群。

(0)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

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

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

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