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烛(fēng zhú)的意思:比喻地位低下、无能力或无地位的人。
故知(gù zhī)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知识。
华风(huá fēng)的意思:指具有华丽风格的艺术作品或文化传统。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礼教(lǐ jiào)的意思:礼教指的是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它强调个人应该恪守礼仪,遵守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社会秩序。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子陵(zǐ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去世后留下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子陵(其二)》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同袍礼教未须疑,回首青山是故知”,开篇即以“同袍”二字,表达了对严子陵作为志同道合之人的尊敬与信任,同时借“青山”象征永恒与不变,暗示严子陵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于后人心中。
颔联“迢递几来尘里眼,摩挲还读庙前碑”,通过“迢递”形容时间的久远与距离的遥远,以及“尘里眼”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穿越时空,多次回顾历史的场景。而“摩挲”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触摸与思考,通过阅读庙前碑文,深入理解严子陵的人生哲学与处世之道。
颈联“长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谁为帝者师”,运用比喻手法,将严子陵比作在江湖中自由自在的“主人”,强调其不拘泥于世俗的高洁品格;同时,将“寸舌”与“帝者师”相对比,突出严子陵以言辞影响世人的独特才能,展现出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尾联“莫问荣华风烛事,棹歌留咏子陵诗”,以“莫问”表达对过去荣华与短暂人生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对历史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传承。最后,“棹歌留咏子陵诗”则以“棹歌”这一传统意象,寓意着后人对严子陵事迹的传唱与纪念,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与永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生平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传承的文化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江寺禅和
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
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
出浦钓船惊宿雁,伐岩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
题会上人院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
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
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
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