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打头(dǎ tóu)的意思:指在一系列事物或行动中,排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呼謈(hū bó)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惊呼(jīng hū)的意思:惊讶地大声叫喊或发出叹息声。
栗凿(lì záo)的意思:形容工匠精细耐心地雕凿。
联袂(lián mèi)的意思:手拉手,肩并肩地一起行动。
逃学(táo xué)的意思:指学生为了躲避学习或上学而离开学校。
挟策(jiā cè)的意思:指借助某种手段或者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时(xué shí)的意思:指学习的时间或学习的机会。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逐队(zhú duì)的意思:按照次序排列,一个接一个地依次进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日本游历时,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与感慨。通过“联袂游鱼逐队嬉,捧书挟策雁行随”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己与游鱼、读书人相类比,形象地展现了童年时期与伙伴们一同游玩、学习的快乐场景。鱼儿成群结队嬉戏,读书人则如同大雁般有序前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
接着,“打头栗凿惊呼謈”一句,通过描述童年时玩耍时的意外事件——打头的栗子突然被凿开,发出惊呼声,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这一细节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童年的天真无邪,也体现了作者对那段无忧无虑时光的怀念。
最后,“怅忆儿童逃学时”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在“逃学”这一行为中,既有对自由快乐的追求,也有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片段,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富有情感深度和生活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