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巡边至宣府往还杂诗·其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初冬(chū dōng)的意思:初冬指的是冬季的开始或刚刚进入冬季的时候。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扈从(hù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随的人或势力。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巡边(xún biān)的意思:指巡视边境,保卫边疆的行动。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杨士奇扈从皇帝巡视边塞至宣府的经历。诗人以"关外初冬似早春"起笔,形象地写出边地虽已进入冬季,但气候却如同早春般温暖,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生机。"僧房犹见菊花新"进一步点出季节特点,即使在寺庙中,菊花依然盛开,寓意着坚韧与活力。
"时平扈从巡边塞"表达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随从皇帝出行,肩负维护边疆安宁的使命。"宣府回銮只二旬"则记录了此次行程的紧凑和高效,短短二十天就完成了往返宣府的任务,显示出朝廷行动的迅速和决策的果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简洁的叙事,既展示了边塞风光,也寓含了对国家安定和官员职责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