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蛤荒田沈豆麦,狎人深屋乱鸥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吠蛤(fèi gé)的意思:指无理取闹,胡乱发怒。
瓠子(hù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像瓠子一样丑陋、不堪入目。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京江(jīng jiāng)的意思:指京都与江南地区,也泛指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
流感(liú gǎn)的意思:指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书问(shū wèn)的意思:指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形容求学刻苦认真。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下诏(xià zhào)的意思:指皇帝发布诏令,下达命令。
悬书(xuán shū)的意思:悬书是指书籍悬挂在空中,暂时不落实际地方。
宣房(xuān fáng)的意思:指公开宣布要买房,表示决心和诚意。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诏求(zhào qiú)的意思:指皇帝或上级向下属发出命令或要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充满自然野趣的景象。开篇“真疑瓠子宣房决,远轶京江灌练湖”,以瓠子决口和京江灌湖的典故,形象地展现了水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危机或变革即将到来。接着,“吠蛤荒田沈豆麦,狎人深屋乱鸥凫”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片荒凉与生机并存的田园风光,蛤蟆的叫声、沉睡的豆麦、嬉戏的人群、乱飞的鸥凫,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国方下诏求时瘼,官且悬书问旧租”则转向社会现实,表达了国家关注民生疾苦、官员询问旧年赋税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官员职责的期待。最后,“极目横传感沧海,浮天云气亦寒芜”两句,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无垠的海洋和变幻莫测的云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对未来的深深思考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潇湘八景画.烟寺晚钟
烟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万松里。
夕阳西坠群壑阴,隔林蔼蔼疏钟起。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
缓急因风如断续,远彻山阿并水曲。
已随暮角响江城,更送樵歌出林麓。
乘桥二客心悠然,偶立遥看瀑布泉。
高山流水有深意,咫尺不闻音韵传。
乾坤无尘万籁静,朗然空谷声相应。
高秋正遇晓霜清,分明若向丰山听。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