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风烈(fēng liè)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声势浩大。
过计(guò jì)的意思:过度计较,小题大做,过于计较琐碎的事情。
怀真(huái zhēn)的意思:怀真指一个人内心深处有真诚、真心实意的感受和表达,不做作、不虚伪。
江潭(jiāng tá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水面。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水程(shuǐ chéng)的意思:水程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水流的远近、长短。也用来比喻事情的进展、发展的程度。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文献(wén xiàn)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文书等,也泛指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忧怀(yōu huái)的意思:忧愁、担忧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子男(zǐ nán)的意思:指儿子和男人,也用来形容男性子女。
- 翻译
- 从嵩山麓出发背对着烟雾缭绕的岩石,解开缆绳继续水上行程还有两三个阶段。
想起杞国那里的古老风气和刚烈精神,许地的人们深知自己是忠诚的儿子。
对天地间的忧虑或许太过深重,文献资料的匮乏实在令人惭愧。
乘船出行,希望能遇见高尚的君子,即使白头也期待在江边度过余生。
- 注释
- 发轫:开始。
嵩麓:嵩山脚下。
背烟岩:背对着烟雾缭绕的岩石。
解维:解开缆绳。
水程:水上行程。
仍二三:还有两三个阶段。
杞邦:杞国。
旧风烈:古老风气和刚烈精神。
许邑:许地。
诚子男:忠诚的儿子。
天地忧怀:对天地的忧虑。
过计:过分深重。
文献不足:文献资料匮乏。
良可惭:实在令人惭愧。
放舟:乘船出行。
觏君子:遇见高尚的君子。
白头:白发苍苍。
江潭:江边。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廌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古人风节的怀念和自我修养的坚持。
“发轫嵩麓背烟岩,解维水程仍二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行进中的景象,"轫"是车辕的意思,"嵩麓"指的是嵩山和麓山,这里用来形容车辆在山路上行驶的艰难。"背烟岩"则是一种诗意化的地理描述,表明车队经过的地方有如烟雾缭绕的山岩。"解维水程仍二三"可能是在说行进过程中遇到了河流,并且用了两到三次的时间来渡过。
“杞邦想见旧风烈,许邑自知诚子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美德的向往和自己品格上的自信。"杞邦"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者时代,而"旧风烈"则是对过去某种高尚情操或气节的怀念。"许邑"应该是一个地名,"自知诚子男"则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天地忧怀真过计,文献不足良可惭。”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和个人行为的反思。"天地忧怀"可能是比喻,用来形容广大无边的情感或责任,"真过计"则是在计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正符合道德标准。"文献不足"表达了对历史记录不够完善的遗憾,"良可惭"则是诗人对于个人行为和历史记载之间差距的自责。
“放舟适未觏君子,白头终期老江潭。”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愿望。"放舟"意味着解开船缆,准备出发,而"适未觏君子"可能是在寻找或期待遇到高尚的人物。"白头终期老江潭"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自然中安度晚年,成为一位长寿且心灵宁静的隐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风格和个人品德的反思,以及对历史记载的不足之处的自责,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 十一
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
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
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