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晚归寄诗友·其二》
《湖上晚归寄诗友·其二》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蓑笠宜多病,衣冠致身

清愁待客白发解禁人。

江月深留雪,山梅探借春

兴从湖上发,诗为道人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待客(dài kè)的意思:指待人接物、招待客人的态度和方式。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发解(fà jiě)的意思:指解释、阐发。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解禁(jiě jìn)的意思:解除禁令,使得之前被禁止的事物或活动可以正常进行。

借春(jiè chūn)的意思:利用春天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或达到某种目的

偏待(piān dài)的意思:偏向某一方,对某一方偏袒或偏爱。

清愁(qīng chóu)的意思:指心境清净,无愁无虑。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探借(tàn jiè)的意思:借贷时探求对方的意图或态度。

为道(wéi dào)的意思:为了追求真理和道德,奉行道义之道。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致身(zhì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全力以赴

翻译
蓑笠适合多病之人,穿着官服却不是我的身份。
清冷的忧愁特别等待客人来访,满头白发让我感到自由。
江上的月光如雪般深深沉醉,山中的梅花提前探出春天的气息。
兴趣从湖面兴起,诗歌频繁地为道人而作。
注释
蓑笠:指代隐居生活或贫病者所穿的简朴衣物。
致身:使自己适应或陷入某种境地。
清愁:清淡的忧愁,可能指诗人内心的孤独或愁苦。
禁人:束缚人,此处指让人难以摆脱。
江月:江上的月亮,象征着宁静和思乡之情。
雪:比喻月光的皎洁。
山梅:山中的梅花,象征早春的到来和坚韧的品格。
探借:抢先或提前获取。
湖上:湖边,可能暗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道人:出家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的理想人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师道在湖上晚归时的心境和景色感受。首句“蓑笠宜多病”,暗示诗人可能过着简朴的生活,身体状况不佳,但这种生活方式与他的心境相合。次句“衣冠错致身”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认为身着华丽衣冠并不适合自己的心境。

“清愁偏待客”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愁绪,这种愁并非日常琐事,而是清冷孤寂,仿佛专门等待着来访的朋友分享。接下来,“白发解禁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年华已逝,感叹岁月无情,白发催人老。

“江月深留雪”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白雪,描绘出江面月色皎洁如雪的景象,暗含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连。而“山梅探借春”则通过山梅初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机盎然的期待。

最后两句“兴从湖上发,诗为道人频”表明诗人的灵感源于湖上的游历,他以诗文来抒发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仿佛自己是一位追求道义的隐士,频繁地创作诗歌以寄托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陈师道在湖上晚归时的孤独清愁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东密岩乃先世祖都使公沄淘兄弟起兵拒黄巢处

万仞巉岩百里长,此中曾蹶草头黄。

衣冠税驾趍行在,兄弟登坛守故乡。

一代风尘山戍远,千家烟火石台荒。

水田折戟时常露,知是先人旧战场。

(0)

过南镇店二首·其二

林外依依烟火,道中辘辘车声。

废碣犹传蒙古,短亭正及荏平。

(0)

送陈宏知事·其一

风浪曾惊滟滪堆,怜君新手护高桅。

相逢话旧浑如梦,已过年光二十回。

(0)

谷庵为吴医沈公美赋

沈翁隐侯裔,素医而好儒。

有方不自秘,云是溯洄书。

绕庵播嘉种,岁岁勤菑畬。

平生活人手,荏苒七十馀。

种谷如种药,心与造化俱。

岂徒一身饱,固欲周乡闾。

时今菜色者,一半回敷腴。

永怀居药翁,慨彼肉食徒。

安得味斯语,仁寿跻寰区。

(0)

次韵萧文明给事元日早朝之作

綵鞭声里曙鸦稀,剑佩森森拱太微。

日射御床明绣衮,云回銮辂见青旂。

鸿胪立仗传三唱,马监随班鞚六飞。

曾记昔年叨侍从,起居长许近皇闱。

(0)

题画

苍山茅屋岁将阑,一卷黄庭读未残。

落叶暗桥何处客,杖藜来听水声寒。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