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庙香残人少到,古台仙去草閒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横 山 归 偶 成 宋 /张 镃 杖 藜 如 向 碧 空 行 ,路 转 松 杉 面 面 声 。遗 庙 香 残 人 少 到 ,古 台 仙 去 草 閒 生 。都 缘 世 念 多 时 绝 ,不 但 尘 襟 逐 境 清 。却 上 小 舆 归 寓 舍 ,晚 峰 明 暗 紫 烟 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明暗(míng àn)的意思:明暗意指光明与黑暗、正面与反面、好与坏等对立的概念。
世念(shì niàn)的意思:对世间的思考和观察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小舆(xiǎo y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规模小,不起眼。
寓舍(yù shè)的意思:指住所、居所。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紫烟(zǐ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的样子。
- 注释
- 杖藜:藜杖,古人常用来行走的竹制拐杖。
碧空:青天,形容天空颜色清澈。
路转:道路转弯。
松杉:松树和杉树,常绿乔木。
遗庙:废弃的庙宇。
仙去:指仙人或神话人物离去。
尘襟:尘俗的心情,指世俗的忧虑。
小舆:小型车辆,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寓舍:住所,家。
晚峰:傍晚的山峰。
紫烟:紫色的烟雾,可能指日落时的霞光。
- 翻译
- 拄着藜杖仿佛在碧空中漫步,道路转角松杉林传来阵阵声响。
昔日的神庙香火已残,来访的人稀少,古老的仙台只剩草木生长。
这都是因为长久以来世间忧虑减少,心灵不再被尘世纷扰所牵绊。
我乘着小车返回住所,傍晚的山峰忽明忽暗,紫色烟雾缭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横山游历后归来的情景和内心感受。首句"杖藜如向碧空行",以"杖藜"(手杖)比喻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碧空"则是自然界的美好背景,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形。紧接着"路转松杉面面声",通过"路转"和"面面声"塑造出曲折山路和枞松交织的声音氛围,营造了一种深入幽静山林的感觉。
第三句"遗庙香残人少到",诗中提到的"遗庙"是指被废弃的寺庙,而"香残"则隐含着往日香火不再的人迹稀少。"古台仙去草閒生"一句,则通过古旧台榭和仙逝草长,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之感。
"都缘世念多时绝,不但尘襟逐境清",诗人反思自己对于世俗纠缠的念头已经断绝,不仅是身处自然景物中尘封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这里"不但"二字表明了转折,强调了心灵超脱的彻底性。
最后两句"却上小舆归寓舍,晚峰明暗紫烟横",诗人乘坐小船返回自己的住所,"晚峰明暗"描绘出山色渐变的宁静景象,而"紫烟横"则是对远处山峰与晚霞交融之美的描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古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俗念的超脱,以及归隐自然、净化心灵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折杨柳
折杨柳,杨柳牵连常在手。
浩荡春光不自知,惨淡铅华那可久。
忆昨枝头雪未销,偷将媚眼逞娇娆。
长安大道笼珠箔,小苑回廊映碧绡。
鸳鸯斗作银条脱,翡翠妆成金步摇。
此日离亭惜春好,浪捲平林春满道。
已将蝶舞当徘徊,可奈莺歌生懊恼。
春去亦无期,春心枉自知。
有条能拂带,无树不飏丝。
渭水桥边萦玉缕,洛阳沟上妒蛾眉。
别后含颦谁共处,哽咽笛声悲作语。
极目烟云望转迷,但看落絮空中举。
折尽长条不复春,祇馀疋马踏芳茵。
此去江山无限恨,一路杨花照眼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