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广 州 光 孝 寺 宋 /林 衢 开 池 曾 记 虞 翻 苑 ,列 树 今 存 建 德 门 。无 客 不 观 丞 相 砚 ,有 人 曾 悟 祖 师 幡 。旧 煎 诃 子 泉 犹 冽 ,新 种 菩 提 叶 又 繁 。无 奈 益 州 经 卷 好 ,千 丝 丝 缕 未 消 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德门(dé mén)的意思:指道德高尚的人或家族。
诃子(hē zǐ)的意思:指责、嘲笑、讽刺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建德(jiàn dé)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行为正直,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卷(jīng juàn)的意思:指经书和书卷,比喻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
列树(liè shù)的意思:指事物排列整齐,井然有序。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丝缕(sī lǚ)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纤细的东西。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益州(yì zhōu)的意思:指有益于国家或人民的地方。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注释
- 池:池塘。
虞翻苑:古代地名,可能指某处园林。
列树:排列的树木。
建德门:古代城市门楼。
丞相砚:指著名官员或学者的砚台。
祖师幡:宗教中用来指示或象征师承的旗帜。
诃子泉:一种泉水。
菩提叶:佛教中的圣树菩提的叶子。
益州: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经卷:佛经或古籍。
丝缕:指书页上的文字或痕迹。
- 翻译
- 当年挖的池塘还在虞翻苑,昔日排列的树木如今环绕建德门。
每一位来访者都会观赏丞相的砚台,有人曾从中领悟到祖师的教诲。
旧时用诃子泉煎煮的茶水依然清凉,新种植的菩提树叶又繁茂起来。
可惜益州的经书太过吸引人,即使翻开千百遍,书页上的痕迹仍未消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衢所作的《题广州光孝寺》,通过对广州光孝寺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首句“开池曾记虞翻苑”暗示了寺庙的古老,虞翻苑可能是指古代名胜,而池塘犹存,见证了岁月流转。次句“列树今存建德门”则强调了寺内的建筑历经沧桑,建德门依然屹立。
第三句“无客不观丞相砚”,丞相砚可能指的是寺内珍贵的文物,吸引着游人驻足欣赏,体现了其文化价值。第四句“有人曾悟祖师幡”则点出寺内佛法深远,祖师幡引发过人们的顿悟。
后两句“旧煎诃子泉犹冽,新种菩提叶又繁”描绘了寺内的自然景观,泉水清凉,菩提树生机盎然,象征着佛法长存和修行者的虔诚。最后一句“无奈益州经卷好,千丝丝缕未消痕”表达了对寺内经卷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痕迹的感慨,即使时光荏苒,经卷上的智慧光芒依旧清晰可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广州光孝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和对佛法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赠山阴张雏隐
西筝不只弹,东瑟贵双鼓。
结发慕交游,少小爱徒侣。
伊予痗夙心,烦冤甬谁语。
十月百卉腓,零露亦以湑。
灌木鸣惊禽,沙洲矫修羽。
居者遗贱贫,行者眷羁旅。
沈吟送别言,俯首泪如雨。
愿子崇景光,前修以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