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毅 斋 即 事 宋 /徐 侨 自 吾 斋 外 付 诸 儿 ,除 却 诗 书 总 不 知 。苔 色 上 侵 闲 坐 处 ,鸟 声 来 和 独 吟 时 。十 分 秋 风 重 阳 近 ,一 味 天 凉 老 者 宜 。调 得 身 心 能 自 慊 ,止 吾 所 止 复 何 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调得(diào de)的意思:指调整得当,协调得宜。
独吟(dú yín)的意思:独自吟唱或吟咏
付诸(fù zhū)的意思:付出、投入
老者(lǎo zhě)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气重(qì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气量大,容忍力强,不计较小事,有宽容之心。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所止(suǒ zhǐ)的意思:停止、终止
闲坐(xián zuò)的意思:指无所事事地坐着,没有任何目的或活动。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自慊(zì qiè)的意思:自我安慰、自我满足。
- 注释
- 自:从。
吾:我。
斋:书房。
外:外面。
付:交给。
诸儿:孩子们。
除却:除去。
诗书:读书写字。
总:完全。
不知:不知道。
苔色:青苔的颜色。
上侵:蔓延到。
闲坐处:常坐的地方。
鸟声:鸟鸣声。
和:陪伴。
独吟时:独自吟咏的时候。
十分:非常。
秋气:秋天的气息。
重阳近:重阳节临近。
一味:完全一种。
天凉:天气转凉。
老者宜:适合老年人。
调得:调整到。
身心:身心状态。
自慊:自我满足。
止:停下。
所止:停止的地方。
复:再。
何疑:还有什么疑问。
- 翻译
- 自从我在书房外把这些交给孩子们,除了读书写字他们几乎一无所知。
青苔逐渐蔓延到我常坐的地方,鸟鸣声陪伴着我独自吟咏的时刻。
深秋的气氛越来越浓厚,重阳节临近,这样的天气最适合老年人。
调整好身心,感到满足,我停下脚步,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的《毅斋即事》,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作者的闲适与淡泊。首句“自吾斋外付诸儿,除却诗书总不知”表达了诗人将日常琐事交给孩子们打理,自己则沉浸在诗书之中,享受孤独与宁静。接下来的“苔色上侵闲坐处,鸟声来和独吟时”描绘了诗人静坐读书时,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苔藓蔓延,鸟鸣声声,增添了诗意氛围。
“十分秋气重阳近,一味天凉老者宜”写出了深秋时节,天气渐凉,正是适合老年人静养的好时光,诗人借此表达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满足。最后两句“调得身心能自慊,止吾所止复何疑”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自得,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和谐与安宁,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疑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清静生活的情怀,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