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方书(fāng shū)的意思:指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不拐弯抹角,直言不讳。
古画(gǔ huà)的意思:指非常古老的画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古老的事物。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施药(shī yào)的意思:比喻给予帮助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圣(shū shèng)的意思:指能够读书、学习的圣人,形容人对书籍有很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闲坐(xián zuò)的意思:指无所事事地坐着,没有任何目的或活动。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中听(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辞或言论中通情达理,既不过分,也不过于含糊,恰到好处。
坐语(zuò yǔ)的意思:指人固执己见,只看到自己狭小的世界,缺乏开阔的视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开篇“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老僧对于艺术的追求和他超然物外的心境。"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则展示了老僧不仅精通医术,而且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接着,“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表明老僧乐于助人,但又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不为世俗之事所羁绊。最后“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穿着简单的鞋子,在秋天的苔藓中漫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智慧又有修养、与世俗保持距离却又乐于助人的高尚形象。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王建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