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时(biàn shí)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不达(bù dá)的意思:不达意指不达到目标或不达到预期结果。
达权(dá quán)的意思:指得到权力,掌握权力。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二斟(èr zhēn)的意思:形容斟酌、权衡事物时小心谨慎,不敢掉以轻心。
方中(fā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中心或核心部分。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人臣(rén chén)的意思:指臣子、官员、仆人等效忠于君主或上级,忠诚尽责的态度。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遇变(yù biàn)的意思:在遇到变故或困难时能够应对和适应。
中微(zhōng wēi)的意思:中微指的是事物的微小之处或微不足道的细节。
- 鉴赏
此诗《潍县(其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哲理思考,展现了对权力、变局与忠诚的深刻洞察。
首句“人臣遇变时,亡或愈于死”,开篇即点明主题,指出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牺牲或逃离,两种行为的后果可能截然不同。接着,“夏祚方中微,靡奔一人尔”引用夏朝末年的情景,说明在政权衰落之时,忠诚之士往往面临艰难抉择,是否追随君主共赴危难。
“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则进一步描述了历史事件的背景,暗示某些关键地点或事件是导致政局动荡的根源。而“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则表达了对后世未能理解当时复杂政治局势的感慨,仅仅以祭祀的形式纪念先贤,而未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顾炎武对于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忠诚、权谋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引申,诗人试图引导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动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