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草檄(cǎo xí)的意思:指出征或呼召士兵的公文。
称庆(chēng qìng)的意思:表示庆祝、喜悦之情。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戈甲(gē jiǎ)的意思:形容战争或战斗中的武器和防具。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回纥(huí hé)的意思:回旋踢是指在跳起或旋转的动作中,利用腿部的力量进行踢击。
讲艺(jiǎng yì)的意思:指以讲艺术、表演艺术为职业或特长的人。
令公(lìng gōng)的意思:指官职高、地位尊贵的人。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檄书(xí shū)的意思:檄书是古代用于传达战争、政治等重大消息的书信,形式严肃、内容犀利。
言功(yán gōng)的意思: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玉帐(yù zhàng)的意思:指君王的卧室,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卧室或寝室。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东方千骑(dōng fāng qiān jì)的意思:形容东方大国的强大军事力量。
- 鉴赏
此诗《寄戚将军》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描绘都护与将军的场景,展现了将军的威严与英勇,以及其在军中的崇高地位和对士兵的深厚情感。
首句“都护临边玉帐风”,以“玉帐”形容将军的居所,既显豪华又寓神圣,暗示将军身居高位,临危不乱。次句“东方千骑尽成虹”,以“千骑”展现军队规模宏大,而“尽成虹”则以彩虹比喻军队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将军麾下军队的雄壮。
接着,“穰苴本自名司马,回纥偏能畏令公”,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美将军如同古代名将穰苴,不仅军事才能卓越,还能使敌国畏惧。这里巧妙地将将军与历史上的名将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威望。
“客草檄书多讲艺,兵收戈甲不言功”,这两句描述了将军在处理政务时的文武双全,即使在战争中也能保持冷静,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谦逊的态度。
最后,“黄花塞上遥称庆,愿得朱颜日似童”,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够像黄花一样坚韧不拔,即使年岁增长,也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永远充满活力与激情。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形象的描绘,不仅赞扬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其美好未来的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会卿病中典衣买歌者因持絮酒就其丧所试之
昨日经过欢燕时,满堂歌舞金屈卮。
日日日斜舞长袖,夜夜夜深歌接䍦。
今日欢情犹未足,炙鸡絮酒还来续。
何戡虽善歌,唐衢亦善哭。
一生一死复一杯,或歌或泣还成曲。
座上多白云,门前总流水。
人琴叹俱亡,风流浑不死。
十千五千未满杯,三弦四弦已盈耳。
佳婿佳儿垞帐前,故人故宴帷堂里。
山阳笛,伯牙琴,至今千载为知音。
平生尊酒若常在,生死交情深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