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地有馀慨,昔贤良所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窜迹(cuàn jì)的意思:指人或动物迅速地行进或逃跑。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江潭(jiāng tá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水面。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讵敢(jù gǎn)的意思:指人们不敢或不愿意做某事。
离忧(lí yōu)的意思:摆脱烦恼和忧愁,消除心中的痛苦和困扰。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涉江(shè jiāng)的意思:涉足江水,比喻冒险或涉险。
贤良(xián liáng)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得黄州命有作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黄州这一地方的独特情感与感慨。
“窜迹未云远,离忧遂不堪。”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到黄州后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虽然没有远离京城,但远离了朝堂的荣华,内心深处的忧愁却难以承受。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贬谪之苦,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无奈。
“从兹谢朝市,言往涉江潭。”诗人决定远离尘嚣,不再涉足官场,而是选择前往江边,寻求心灵的宁静。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逃避,也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斯地有馀慨,昔贤良所谙。”诗人认为黄州这个地方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哲理的深意,许多古代贤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这句话既是对黄州历史文化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身处之地的认同与感慨。
“自应齐塞北,讵敢薄淮南。”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我安慰与坚定。他认为自己应该像面对北方的边塞一样坚强,不会轻易退缩或轻视南方的淮南。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自我激励,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黄州独特魅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遭遇的诗歌,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生价值的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