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
《清平乐》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回天晓。帘捲闻啼鸟。风雨深深不到

砌上碧苔生了。踏青辜负良期。低鬟悄自寻思

桃叶柳芽都小,问春为底来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低鬟(dī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低垂着头发,姿态谦逊。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辜负(gū fù)的意思:对别人的期望或信任感到愧疚,没有达到对方的期望或背离了对方的信任。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来迟(lái chí)的意思:迟到,时间上晚于预定的时间。

柳芽(liǔ yá)的意思:柳芽是指柳树的新芽,比喻新生事物的出现或新的希望。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深人(shēn rén)的意思:指深思熟虑、深入人心的人。

踏青(tà qīng)的意思:指春天时节出外游玩,尤其是在郊外或公园里散步、游玩。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寻思(xín sī)的意思:思考、考虑

自寻(zì xún)的意思:自己寻找、自己追求

鉴赏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梦醒后的情境,细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梦回天晓”,点明时间从梦境转入现实,天色已亮,暗示着主人公经历了美好的梦境,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清醒。接着,“帘捲闻啼鸟”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鸟鸣声,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

“风雨深深人不到”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冷清,风雨交加,似乎连人都不愿靠近,更增添了主人公的孤独感。而“砌上碧苔生了”则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心境的沉静与深邃。

“踏青辜负良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遗憾,她可能曾计划在春日里踏青赏花,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成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接下来,“低鬟悄自寻思”描绘了她低头沉思的场景,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桃叶柳芽都小,问春为底来迟”两句,以自然界的变化作为隐喻,桃叶柳芽虽小,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春却迟迟未至,这里不仅是在询问季节为何姗姗来迟,也是在反思自己的情感状态,是否也如同这春天一般,等待着某个契机的到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梦醒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刁光胤画册.江南风景图

秋雨池塘透晚凉,蜻蜓飞处白蘋香。

江南风景堪图画,怪得先生一□长。

(0)

夜雪

雪眼羞明夜转飞,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

(0)

李树

曾见繁英出缥墙,更将朱实奉华堂。

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

(0)

缘识·其四

耳根清静本来修,万法从心不外求。

海岳动摇山色异,玄珠尽在眼中收。

持斋道士寻红药,醉卧仙人未白头。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乐花秋。

(0)

齐天乐·其四

新烟初试花如梦,疑收楚峰残雨。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游情最苦。早柔绿迷津,乱莎荒圃。数树梨花,晚风吹堕半汀鹭。

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澹月秋千,幽香巷陌,愁结伤春深处。听歌看舞。驻不得当时,柳蛮樱素。睡起恹恹,洞箫谁院宇。

(0)

风入松·其二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