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新 凉 感 兴 宋 /杨 万 里 初 退 生 衣 进 熟 衣 ,新 凉 只 与 睡 相 宜 。草 争 人 迹 微 疏 处 ,荷 怯 秋 风 欲 动 时 。又 是 一 年 将 过 眼 ,如 何 两 鬓 不 成 丝 。中 元 节 後 新 来 懒 ,草 册 才 抄 第 二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过眼(guò yǎn)的意思:指事物只是在眼前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形容事物的短暂。
进熟(jìn shú)的意思:指食物经过烹调或加热后变得更加熟透,也比喻人经过学习或锻炼后变得更加熟练。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生衣(shēng yī)的意思:指新生婴儿出生后所穿的衣物。
熟衣(shú yī)的意思:熟悉的衣物,形容非常熟悉的东西。
睡相(shuì xiàng)的意思:指人睡觉时的姿势和表情,也可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和气质。
退生(tuì shēng)的意思:指放弃生命,自杀。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新凉(xīn liáng)的意思:指新的、凉爽的。
新来(xīn lái)的意思:指新近来到某个地方或加入某个集体的人。
中元(zhōng yuán)的意思:中元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为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魂的节日。
中元节(zhōng yuán jié)的意思: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日,也叫鬼节、鬼门开、盂兰盆节等。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和亡灵,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 注释
- 初退:刚刚脱下。
生衣:单衣。
熟衣:厚衣。
新凉:新来的凉意。
人迹微疏:人迹罕至。
荷怯:荷花畏惧。
秋风欲动:秋风似乎要吹动。
一年将过眼:一年即将过去。
两鬓不成丝:双鬓未添白发。
中元节后:中元节之后。
新来懒:变得更懒。
草册:草稿本。
第二诗:第二首诗。
- 翻译
- 刚脱下初秋的单衣穿上深秋的厚衣,新来的凉意最适合安眠。
草丛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争抢阳光,荷花畏惧秋风,似乎在微微颤动。
又是一年匆匆流逝,为何我的双鬓却未添白发。
中元节过后我变得更懒散,连抄写草稿本也只是完成了第二首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景象。开头两句“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表达了随着季节转换,穿上更为适合的衣服,体会到新鲜的凉意最适合安静的夜晚休息。
接着,“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草丛中稀疏的人迹,以及初秋微弱的秋风吹拂着荷叶,使人感到一丝凉意和季节变换的预感。
随后,“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匆匆以及衰老不可抗拒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自嘲,即使再怎么抵抗,时间也会留下它在我们身上的印记。
最后,“中元节后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则透露出诗人的懒散心情。在中元节过后,他开始写作,但进度缓慢,只刚刚开始记录第二首诗。这里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创作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易逝、自然美好以及个人懒散情绪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松陵老农
呼舟越洪涛,笑识江南山。
此行为子来,正拟一笑欢。
相逢不忍别,丘壑同跻攀。
如何舍我去,使我心悁悁。
子实名家后,翰墨素所便。
老农虽自谓,念子安知田。
世故亦已足,扰扰徒自怜。
天寒岁且尽,趣驾扁舟还。